本报讯(记者 唐车 通讯员 张学顺 刘俊锋)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成果丰硕。2013-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153.9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207.64万亩。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866.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06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9.67%,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迅速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去冬以来,市委、市政府提早布局,行动迅速,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全市上下奋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已完成造林21.69万亩,占造林任务28.9万亩的75%。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坚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林业建设工程,倾力打造山川秀美、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多年来,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现场会。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林业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亲临造林一线督促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2018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提前谋划冬春植树造林工作,做到工作早部署、早行动。2017年1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林业生态建设动员大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市长尚朝阳,分别部署冬春林业生态建设,我市印发了造林绿化实施意见、宣传方案、督导方案和考评奖惩办法,明确了各县区的造林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两办牵头,成立督导组,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印发督导情况通报。为加快造林进度,市长尚朝阳、副市长胡亚才于1月3日主持召开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要求各县区强化措施,注重质量,加快进度,确保3月底前不折不扣完成全部造林任务。各县区都把植树造林作为冬春季节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及时召开了动员会,推进会,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检查,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一是山区造林。重点实施好国家重点造林项目和省级工程,加快荒山荒地绿化和疏林地、低产林改造。普遍采取招商引资吸引造林大户和企业承包租赁山场,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提高了造林成效。有相当部分的基地与前几年的基地形成连片,有的已形成万亩基地。今年全市安排山区造林15万亩,目前已完成12.84万亩。二是廊道绿化。突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连接线和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的绿化,做到多林种、多树种配置,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今年重点实施国道107、312和沪陕、大广高速公路绿化的完善提升。绿化宽度统一按照高速公路、铁路10~50米,国道、省道、县道、景区道路10~30米,其他等级道路5~10米的标准实施。对淮河等主要河流沿岸进行荒山绿化、生态修复,增加河流流域内的林木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平桥区共规划廊道绿化74条,规划长度578.63公里,流转土地6761亩,全面完成了整地、挖穴工作,目前已完成道路路肩乔木栽植252公里,共栽植苗木12.5万株,全部栽植的为8-10公分大苗。国道和高速沿线的浉河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都在快速整地、挖穴和栽植。目前,全市已完成廊道绿化1.47万亩,占任务的107%。三是农田林网。息县、潢川县、淮滨县等平原县,坚持水、田、林、渠、路综合治理,抓好现有空当区的林网化建设,大规格苗木造林,优化树种结构,提升农田林网的景观效果。息县对境内1200公里的国道、省道和乡村道路进行了路肩培土,用于空当林网的绿化,县财政拿出1亿元,划分16个标段对外招标造林,目前已完成林网植树109万株,林网绿化快速推进。现在,全市已完成林网造林0.74万亩,占任务的51%。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薄弱。为解决林业发展资金问题,多年来,我市坚持政府统筹主导,将林业生态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战略格局,搭建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形式投资造林绿化,着力营造社会得绿、企业得利、农民得益的多赢局面。对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主要用国家和省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给予补贴;对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廊道绿化、村镇绿化和农田林网等生态公益性强的绿化工程,除兑现国家和省的造林补贴外,县级财政再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补贴,确保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造林工程有人干。平桥区2018年规划造林总投资2.17亿元,其中,财政投资87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亿元。潢川县财政2018年计划拿出3000万元作为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建设奖补资金。光山县、罗山县、商城县廊道绿化土地流转租金由县财政承担,光山县林木管护费、造林费补贴从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融资中解决。这些灵活的造林投入机制,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解决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不足和管护难的瓶颈问题,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活力。
做强产业,助力扶贫。我市坚持走绿色富民之路,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强化措施,大力推进。今年全市着力打造油茶、茶叶、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产业化集群,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全市已形成茶叶基地21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47万亩,油茶基地79.21万亩,板栗基地108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220万亩,有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新县、光山县、商城县、浉河区等山区县,大力发展油茶种植,提升油茶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油茶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新县有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发展了10多家,光山县发展油茶企业达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7家。通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林业产业基地,吸纳贫困农民到基地打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脱贫攻坚。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市带动贫困户的油茶企业和大户有281个,面积达37.1万亩,惠及贫困人口32813人,占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13.3%。
彰显特色,美化乡村。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开展村镇绿化工程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河、渠、沟、塘、岗和四旁隙地等地形进行绿化,充分展现豫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对山区乡村主要以保护型建设为主,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护古树名木和境内林木资源,见缝插绿,完成小片荒山荒地绿化。对平原乡村主要以改造型建设为主,完善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加大沟塘、空心村和废弃地绿化,动员引导农民对自有宅基地进行绿化。对新型农民社区主要以新建型建设为主,坚持科学规划、生态优先,以乔木绿化为主,附带彩化和美化。经过多年的绿化,全市集中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5%,分散型居住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4.0%,进村道路、周边水岸绿化率在95%以上,涌现了一批如平桥区郝堂、新县西河等美丽乡村和生态文化村,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