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唐车 通讯员 张学顺 刘俊锋
信阳市是河南省的生态高地。“河南省荒山绿化第一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近些年,信阳市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国字号”绿色名片,森林覆盖率超过全省15个百分点。
百尺竿头从头越,厚积薄发再前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前,我市正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方位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提升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山水信阳正在向森林信阳全力以赴。
领导重视,全面落实创森责任
国家森林城市,既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评价城市绿化成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至高荣誉。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
为了让信阳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绿,景更美,增进居民生态福祉,2017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森”)的重大决策。市林业局多方考察学习,摸查创森短板,配合专家高标准编制完成《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勾画了一幅未来十年“山水茶都,森林信阳”的美丽画卷。
蓝图绘就,逐梦惟有笃行。我市随即成立了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为政委,市长尚朝阳为指挥长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2017年12月1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林业生态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创森集结号,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力争用两年时间成功创森。
市委、市政府两办牵头,成立5个督导组,分包9个县区、5个管理区和承担创森任务的11个市直单位。督导组分别于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8日和2018年3月5日开展了3次创森督导,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对工作不力的县区及部门点名批评,限期整改,同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突出重点,迅速补齐创森短板
要想通过创森验收,有40项评价指标必须达标。凭借着山清水秀的自然优势和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信阳很多“绿色”数据已达标或超过了指标:目前全市市域森林覆盖率39.67%,比指标要求高4.67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42.46%,比指标要求高2.46个百分点;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比指标要求高3.14平方米……
信阳创森优势突出,同时也存在部分县区森林覆盖率不足、廊道绿化和农田林网缺株、老城区绿量不足等方面问题。
2018年是创森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开局之年,去冬今春是造林绿化的关键季节。突出重点,剑指短板,我市迅速掀起了造林绿化热潮。
对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连接线和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的绿化,做到多林种、多树种配置,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平桥区共规划廊道绿化74条,规划长度578.63公里,共流转土地6761亩,目前已完成道路路肩乔木栽植252公里,共栽植苗木12.5万株。国道和高速沿线的浉河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都在进行整地、挖穴和栽植。
结合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长江防护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油茶示范林、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和木材战略储备等国家重点造林项目,我市全力推进省级重点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环城防护林和优质高产高效经济林,全面加快荒山荒地绿化和疏林地、低产林、农田防护林改造。
自我市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以来,目前已完成造林21.69万亩,占全年总造林任务28.9万亩的75.05%,其中廊道绿化1.12万亩,山区造林12.84万亩,木本油料3.57万亩,特色经济林1.21万亩。全市参加义务植树88.28万人,完成植树407.73万株。
按照计划,到2019年,信阳要完成新造林50万亩,按保存率80%计算,将增加森林面积40万亩。
多元保障,汇聚创森强大合力
造林成本很高,上级财政补贴有限,钱从哪里来?既需财政资金往前冲,还要吸引社会资本往里投。
各县区均将创森专项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平桥区2018年规划造林总投资2.17亿元,其中财政投资87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亿元;淮滨县整合涉农资金、林业项目资金和社会自筹资金共计8720万元,投入廊道和农田林网建设。为保障创森工作,全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办公、宣传和以奖代补。
各县区、管理区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创森工作顺利推进。平桥区创新造林融资机制,利用PPP模式,结合欧投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息县创新廊道绿化管理机制,对全县路肩绿化采取对外招标,统一规划、栽植和管理,栽植后树木产权归县、乡、村三级所有,村集体占大头,提高村民护林积极性。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为汇聚创森强大合力,加快推进信阳国土绿化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和号召市民积极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去,春节后刚上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市长尚朝阳等市五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和38个市直机关单位13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义务植树活动结束后,市长尚朝阳、副市长胡亚才、市政协副主席周保林等一行又前往羊山新区、平桥区检查植树造林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尚朝阳要求全市务必增强紧迫感,抢抓有利时机,结合创建森林城市加快推进造林绿化进程,争取让城市早日绿色满园。
2月27日,副市长胡亚才又检查了浉河区创森工作,再推再促创森工作。
3月1日,省林业厅副厅长秦群立带领厅办公室和科技处同志检查指导信阳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秦群立对我市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表示满意,指出信阳市自开展创森工作以来,市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开创了较好的局面,希望信阳市的创森工作能够保持良好态势,力争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创建任务,通过考核验收。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创森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我市专门制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电视、广播每天高频次播放创森公益广告,信阳日报开设创森专栏,在车站、高速公路入口、公园、绿地、公交车上,创森宣传铺天盖地,民众真切感受到身边发生的变化,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目前,全市上下,抢天夺时,从城市到乡村,正持续掀起一轮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造林绿化的热潮。
持续推进,不断掀起创森高潮
践行“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生态理念,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植树节前夕,记者采访了市创森办主任、市林业局局长肖国平。他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上下将突出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不断掀起创建高潮。
加快造林绿化进度。距最佳造林时期结束不足一个月,按目前造林进度,我市造林任务十分艰巨。市政府要求严格按照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在3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所有造林任务。城区绿化是创森的重点之一,要加快公园、绿地、和城区道路等绿化进度,确保城区绿化任务按期完成。近日,市政府将召开创森工作暨造林绿化现场观摩会,再促再推创建工作。
全面推进义务植树。当前,已完成了市五大领导班子义务植树,部分县区也展开了义务植树活动。目前,将持续开展市直单位义务植树和大力推进各县区义务植树活动。市绿化委员会日前下发了《关于全面动员企业、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通知》,进一步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创森工作推向高潮。
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三分造,七分管”,苗木栽后管护工作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效。为此,市创森办下发了《关于规范和加强植树造林与管护的通知》,对造林苗木、造林质量和养护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县区切实加强新造林的养护管理工作。要及时开展新造林浇水、培土、抚育、施肥等管理工作,特别是新植大苗要做好培蔸、扶正、打好支架等管护工作,提高林木成活率。要创新管护形式,按照“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好林木管护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树木保存率。
全面开展创森宣传。创森宣传工作至关重要,目前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有死角。个别县区宣传工作滞后,宣传氛围不浓。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大型宣传牌、LED屏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全面持续开展创森宣传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
2020年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验收之年,再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的心血将化为鲜花绿叶,我们的汗水将滋养着万顷森林茁壮成长!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将成为信阳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