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维)“塑料袋,打打结,剩菜饭,篦篦水。餐厨垃圾单独放,有害垃圾别乱抛。”在息县杨店乡张围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昨日,75岁的时桂芳老人乐呵呵地拉着记者说:“你看,家里一个红桶装烂菜、剩饭,另一个白桶装些瓶瓶罐罐和塑料袋,分别倒入附近的地下堆肥池。这一天下来,家里没啥垃圾。小家干净了,大家才干净。”
现在,张围孜村家家户户都自备两个垃圾桶。
“村里共建了八个垃圾池,一个垃圾资源分类中心。”驻村第一书记李继成说,“堆肥池让可沤肥,垃圾找到好去处,让不可沤肥垃圾有了好归处。村里比以往那可是干净太多了。”
在息县,还有许多村庄和张围孜村一样,通过持续开展“三边”(床边整,屋边齐,田边净)“三改”(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清洁活动,大力实施“农户+公益岗位+分拣中心”三级资源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村里还定期举办“大手牵小手”积分兑换活动,家长和孩子将平时积攒的瓶子、盒子、包装袋等兑换积分,保持房前屋后卫生也可以增加积分,根据积分多少到村部兑换茶瓶、香皂、洗衣粉等日用品,引导村民随时随地收集可用废品的生活习惯。
2016年以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连续加大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息县多措并举,在全县上下掀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高潮,扮靓乡村“颜值”。
结合区域,因地制宜。息县投入资金332万元在6个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该县还计划投入4140万元专项经费,在全县138个重点村建设垃圾资源分拣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
在息县,还活跃着一支“火钳军”。他们一手持铁钳,一手持垃圾袋,定期深入乡村捡拾垃圾,帮助村民打扫卫生。
“队伍中有小学生,有老人,还有热爱环境保护的志愿者,都是义务劳动。”发起人叶榄介绍,“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乡亲们看到并感受到,外人都来帮着清洁家园,自己更应干起来。”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主动加入进来。
除火钳军外,息县广泛号召各级各单位,把每周五作为生态文明日,深入乡村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清洁家园、文明宣导等绿生活运动。乡镇积极开展“整洁家庭”“文明村院”“环保小卫士”“卫生好少年”等系列评选活动;组建百姓身边的培训队伍,通过现身说法宣讲人居环境政策,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来。
村里还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负责监督和操办村里的红白事、民主监督村务,开展乡风评议、批评不良现象等,让群众说群众、群众评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