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没有哪种教育,像职成教育那样深深地扎根大地;没有哪种教育,像职成教育那样与经济发展心手相连;更没有哪种教育,像职成教育那样始终簇拥一代代人追逐强国梦想。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在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百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新县富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时光流转中留下清晰的历史印迹。让我们走进这片大地,感受新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的活力。

回眸凝望:贫瘠大地上职成教育破土萌芽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接合部,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区(街道)、20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8万。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红色圣地,也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

勤劳勇敢的英雄儿女,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职业教育的春天迎风而来,大量的职业技术学校像雨后春笋般恢复并兴起。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1981年,一个高规格建设、高标准定位的学校——新县职业高中在贫瘠的红色大地上应运而生。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莅临新县职业高中,并欣然题词:“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教育有强大生命力。”同时,伴随着党中央一系列重大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新县抢抓机遇,积极进行教育结构调整,部分初中、高中相继改制成为职业高中和农林初中,一批成人培训学校相继成立,从此新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红色的大地上,破土萌生。在职业教育的探索中已经找到路径的新县人,视野越来越开阔,放眼国际劳务市场,搭建绿色通道,新建了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还建立了全省3个干部培训学院之一的大别山干部学院。

36年栉风沐雨,36年奋发图强。新县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县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县有职成教育机构26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职业高中2所、乡镇成人教育学校17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6所。职业学校现有在校高职生2057人,中职生6046人,教职工446人。

拥抱新世纪:广阔大地上职成教育蓬勃发展

2017年11月30日,吴陈河镇茅屋冲农场,青年农民岑新顺应邀参加了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及高峰论坛,并被表彰为全省21位河南省“百姓学习之星”。伴随着新县职成教育的发展,涌现了大批实用技能人才。

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是新世纪赋予职成教育的历史使命。新县乘势而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新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抓住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实施职教攻坚,加强统筹,加大投入,不断扩大发展规模,打造职成教育亮点;通过职成教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新县职成教育办学模式灵活,由全日制单一班向长短班结合、半工半读办班方式转变。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弹性办学形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成人学校围绕基地创建,产业基地建在哪里,成人学校就近办在哪里;产业需要什么技术人才,成校就举办什么技术培训。近三年,新县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部分专业实现了毕业即就业。

中央政治局原常委贾庆林、贺国强,历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卢展工、郭庚茂等领导同志先后亲临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指导,对“劳务培训”为新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新县涉外劳务培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新县职成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新县劳工经过培训,走出深山,飞出国门,活跃在世界各地,每年近万人的海外劳务大军,为新县带回上亿美元的外汇,仅此一项培训改变了新县千百家庭的命运。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仅改变了新县人民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也催生了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对新县职成教工作进行采访报道。

盛世凯歌,新县职普教育均衡推进、协调发展,职普比例实现1:1平衡;职教资源有效整合,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实训条件全面改善,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办学效益显著增强,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涉外劳务声名远播;各类成人培训蓬勃开展,满足了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需求。全县职成教育形成了“一带一路”的特色,实现了职成教育“五个一”的目标。新县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新县职业高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全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出国劳务扶贫培训示范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校”;4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示范校。

迈入新时代:红色大地上职成教育向阳花开

新县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境内古道关隘、传统村落遍布。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经历,导致新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县,全县尚有27个贫困村20743名贫困人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驻足时代路口,瞭望红色大地,脱贫攻坚,实现新县人民小康梦,新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上下求索。近年来,新县聚焦基地办成校,服务产业抓培训,助推脱贫强技能,开启农村经济新引擎。将成人学校就近建在产业基地附近,或直接建在基地内部,围绕特色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农业生态乡村游等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开办涉农专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对贫困劳动力培训提供相关补贴,大批培训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依托信阳羚锐集团公司,在浒湾乡中药材基地开展药材种植专项培训;在周河乡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科学种植油茶技能培训;吴陈河镇成人学校就近建在茅屋冲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直接带动100余户农民脱贫。新型“公司+基地+农户+成校”培养模式,不仅赋予成人学校更丰富的教育内涵,还助推新县脱贫攻坚工作,为当前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开展扶贫工作提供新县模式。这些培训模式的出现,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创客上山,市民下乡,能人回乡,资本到乡,企业兴乡已蔚然成风,多彩乡村、多彩田园在红色大地上犹如一朵朵向阳的花儿精彩绽放。

大道致远。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职成教育追梦永远在路上。新县职成教育将不断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稳定职教规模,完善成教职能,规划筹建大别山商学院、大别山红色旅游学院、大别山健康管理学院等现代化的职业院校,努力提升现代职成教育水平,为新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为红色大地上的老区人民早日实现“小康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