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孙志平 李鹏
自建设“卢氏县金融扶贫试验区”和“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两块“试验田”探索金融扶贫以来,河南省打破传统思维,围绕农户信用做文章,以金融手段治穷根,带动精准扶贫贷款投入增长过半,犹如一根巨大杠杆,撬开了脱贫攻坚新格局。
千万数据“换回”八倍贷款
在卢氏县金融中心的信用信息档案室,记者看到,一排排的柜子内整齐存放着全县8万多农户的信用信息,打开每户档案,单户登记的可量化信息就多达144项,数据总量超过千万条,仅入户采集一项,全县就动员3000多人,历时2个多月。
今年3月,河南省在全省最贫困的卢氏县建立金融扶贫试验区,首项任务就是为全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如今,这些信用数据成了这个县最宝贵的扶贫资源。截至目前,千万条农户信用数据已带动全县贫困户贷款获得率从不足1%增长到12%,扶贫贷款同比增长8倍,帮助1万多人脱了贫。
信用变贷款,正在悄悄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第一次成为拥有信用档案的有信户后,杜关镇显众村贫困户杨四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着信用从银行贷到的5万元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他种了5亩太子参,他说:“每亩至少能卖8000元,今年就能实现脱贫。”
“贫困户有了发展贷款,我对3年带动100个贫困村发展1万亩花椒种植充满信心。”卢氏县鑫博源花椒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博是一名返乡创业的退伍老兵。据他介绍,今年刚刚起步的这个合作社,贫困社员获得的扶贫贷款超过1000万元,短短数月,合作社的规模就发展到了1000亩。
相似的“新变”也正在河南另一块金融扶贫“试验田”里上演。2016年底,兰考县将“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扶贫”全面升级为“便利所有群众的普惠金融”,为全县16万多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兰考县小宋乡东邵一村因为有了金融“输血”,全村四分之一的村民足不出村便获得了近千万元贷款,帮助全村一举脱贫。记者在这个村看到,原来贫困的农村如今“长满”了200多座蔬菜大棚,成了周边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批发基地。
金融“基建”筑起四大体系
“有了服务站,不仅村民贷款很方便,连老人存取款都不用出村。”在兰考县谷营镇霍寨村的金融服务站,记者看到站里不仅有全村的信用档案和自取的金融宣传资料,还有专人服务。管理员王彩告诉记者,今年6月村里设立金融服务站,由一家指定的商业金融机构负责联系,自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上岗,专门帮助村民办理贷款、宣传金融事项。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河南金融扶贫“试验田”里,“信用变贷款”的背后是政府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起了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即以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农村信用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价体系、以风险资金补偿机制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及承载金融扶贫的产业支撑体系。
四大体系分别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金融发展的“网点少、成本高、风险大、没产业”等基础难题。在兰考县普惠金融中心,记者看到,一层大厅人头攒动,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据介绍,这个8月底刚投入运营的中心,目前已入驻10家金融机构和7家县直部门,可为群众提供银行、保险、产权交易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目前,卢氏县和兰考县均已实现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机构全覆盖。兰考县农商行业务经理刘占领说,这让银行客户经理办理业务平均节约1/3的时间,也为银行打开了业务增长新空间,仅今年1至8月份,该行投放的涉农贷款近33亿元。
此外,河南省在金融扶贫中,还要求每个县配套不低于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卢氏县副县长孙会方说,金融扶贫让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农户形成了脱贫合力,实现了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卢氏县新增新型经营主体658家,总数达到1041家,同比增长2.7倍。
金融成脱贫攻坚“新工具”
据统计,截至9月末,河南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到863.58亿元,较年初新增230.93亿元,同比增速56.37%;扶贫再贷款余额150.3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近百亿元为今年投放;122.14亿元创业担保贷款累计支持农民工等约163万人实现自主创业,支持9300多家小企业通过吸纳就业带动脱贫。
目前,河南省正按计划全省推广兰考县和卢氏县的金融扶贫做法。其中,栾川县推广3个月来,截至9月底,9个示范村实现授信全覆盖,402户农户贷款6600多万元,其中贫困户49户。
11月底,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南省召开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要求推广学习河南在金融扶贫中的成熟经验。“扶贫要投入,钱从哪里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说,河南贫困人口位居全国第三位,但却是个财政穷省,扶贫投入必须集全社会之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金融扶贫大有可为。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允许金融扶贫试验区设立“监管沙箱”,同步探索金融扶贫的监管创新。徐诺金认为,金融扶贫和金融普惠属于金融创新,应该鼓励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容许试错纠错,而借鉴国外做法设立“监管沙箱”则更有助于金融创新。
(新华社郑州12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