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 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拒绝校园贷 远离“青春债”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防范校园网贷陷阱主题培训侧记

本报记者 孙浩然 实习生 李子耀

“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诱人的放贷条件,便捷的审核方式,吸引了无数在校大学生的目光。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校园贷逐渐进入校园,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目前已经融入了很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校大学生只需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手续费,甚至不需要本人签字,便可申请到一笔信用贷款。

作为互联网新生事物,校园贷颇受大学生的欢迎,但也出现了大学生无力偿还而躲债甚至自杀的悲剧。

据媒体报道,一名在校大学生去年为了购买高档手机等,申请校园网络借贷。随后,为了还款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贷款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借贷金额仅为3万元。

长沙某大学多名学生被骗,这些被诱骗的大学生分别贷款购买手机,每台手机的市场价不等,办完贷款手续和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负了一身债,欠款额度高达数万元。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情况。”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某无奈地对记者说,“同学想买东西,但是生活费不够,正好看到这个校园贷,本来以为没啥事呢,最后却是家长来帮他还钱。”

学生群体有着旺盛的购买需求和不相匹配的收入水平,而校园贷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但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记者调查,在校园贷还款方面,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而学生们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跌入泥潭,无法自拔。

为了帮助在校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校园贷,11月11日晚,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了相关主题的培训。在培训课上,老师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校园贷的种类、方式和传播途径,并仔细分析了校园贷常见的套路和危害。

“校园贷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助学生一臂之力,用不好则会负债累累。正确合理使用校园贷,关键在于扶正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郭其功告诉记者,“我认为,对于校园贷,学生们要做到‘六要’和‘六不’,首先是要通过正规银行申请贷款;要根据还款能力适度借款;要认真查看借款合同;要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要讲究诚信及时足额还款;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其次,不要相互攀比过度消费;不恶意拖欠借款不还;不盲目相信虚假宣传;不与网贷平台线下签约;不随意泄漏个人信息;不参与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作为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消费观,让他们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