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让公益之心好好安放


李昕骐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爱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受助信息是不是真实,善款能不能规范使用,慈善组织有没有依法管理……通过在线平台公开慈善组织信息,反映的正是互联网公益的日益勃兴。据统计,慈善法实施一年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捐赠。基于新媒体的社交化,参与式公益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慈善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慈善模式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救灾式慈善,而今参与式、社交化的常态慈善成为更多网络的主动选择。尤其是不少媒体栏目节目通过与公益嫁接,实现了信息传播、社会监测、文化教育、娱乐提供等功能外的服务弱势群体职能。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聚合裂变效应,公益活动的参与者、筹集金额越来越多,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如“小朋友画廊”等公益项目,甚至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

同样随之变化的还有公众对于公益的心态。做公益并非简单的施与,更多是在扶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自己内心的充盈。无论对于资助方还是受助方来说,做慈善和被救助不再也不应成为负担,而应是力所能及、汇集点滴,哪怕只是简单的随手转发,这些都应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常态。

不可否认,公益借助新媒体高速发展,也会遇上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互联网公益的裂变式传播能使善款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参与者便会对善款的去向和使用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道理已经讲完,故事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善于用故事包装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大的同情,人们对受助者情况的真实性也会更严格审视。

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互联网公益会逐渐成为重要的慈善渠道,人们的公益之心也会不断被激活、聚集、重塑,释放出更大能量。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发展,要始终坚守真实、公信、透明这些慈善的价值底色。唯有如此,慈善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内在价值选择,让每个人的公益之心都能够好好安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