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小红薯”筑就“脱贫致富路”


本报讯(徐维 余江)“过去,俺曾经靠红薯填饱肚子;现在,红薯又让俺走上致富路。今年,俺家种了10多亩红薯,亩产六七千斤,每亩能收入2000多块钱。”11月5日上午,笔者在息县东岳镇徐大庄村见到该村贫困户、50岁的崔明莹时,她正在地里收红薯,边忙碌边对笔者说。如今,像崔明莹一样,息县已有彭店乡、白土店乡,杨店乡、东岳镇等乡镇的贫困户尝到了种植红薯的甜头。

“根据我多年种植经验,要想红薯产量高,必须品种好;要想口感好,土壤调节很重要,科学种植技术指导不好肯定不中。”东岳镇永兴佳种植合作社董事长冯立云说。

“好种苗是我们公司提供的,种的时候我们派技术人员指导,最后由公司负责全部收购,这样不仅产量高,价钱也有保障,确保农民丰产又丰收。”当天在东岳镇徐大庄村种植基地查看收购红薯情况的河南豫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豪对笔者说。种苗有保障、种植有指导、产品就地卖,让当地红薯种植户尝到不少“甜头”,红薯种植,也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的大产业。

近年来,息县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积极与河南豫道食品有限公司鼎力合作发展红薯产业,红薯种植成为息县一张新的经济增长名片,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据悉,自脱贫攻坚以来,息县推行“标准生产、品牌经营”的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方式,在县城北部乡镇大力发展红薯种植,要求农户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向薯农提供从种子、薯苗、农机耕作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并以保护价收购红薯,保证薯农利益。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高了薯农的积极性。如今,红薯种植面积已覆盖4个乡镇,在这4个乡镇分别建立红薯粗加工卫星工厂3个,精加工车间一个,把红薯种植区视为“没有围墙的车间”,种植户就是这个车间的工人,前期初加工生产交给农民在家门口完成,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息县是农业大县,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特色农业,实施多彩田园工程;握指成拳,延伸红薯产业链,夯实品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该县扶贫办主任姚金麟说。

“下一步,我们将带动更多群众种植红薯,并以薯产品加工销售为重心,依托粉丝,薯干、方便食品等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的升级。为解决红薯的仓储难题,公司将在种植基地所在乡镇建10个红薯地窖和冷库,确保农民丰产丰收,真正把息县打造成中华薯业强县。”赵豪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