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鲁玉明 夏青云 李文会 文/图:夏青云 段黎明 张诗绮 特约记者:张嵩磊 马威 李富强 姜树海 张小兰
评估风险 稳定发展
今日淮滨,面貌更新。
近年来,淮滨县紧紧围绕“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和“一城一区三基地”战略目标,紧扣中心,加压驱动,防控风险,善做善成,全县社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顺民心,降低风险。民心关系事业成败,关系为政得失。早在2011年,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淮滨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并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步规范评估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稳定风险。2012年以来,该县共完成重大事件稳评316项,排查化解重大项目中的社会矛盾1236件,经过评估合格的项目,全部健康有序稳步推进。
听民意,预测风险。“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淮滨县坚持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以前,广泛采取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和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发布等多种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重大项目落地的意义,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去年以来,该县围绕重大项目实施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560多场(次),收集意见建议6800余条,集中群众智慧,体现人民意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维民利,把握风险。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客观评估和把握风险,做到有的放矢。自己评,拟定风险等级,制订对应措施,亮出底线;专家评,全面分析评议和科学论证,把脉问诊。综合评,科学定论,做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不能实施的决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以来,全县共评估重大决策项目316项,经过科学评估同意实施221项,暂缓实施38项,不实施57项。今年以来,该县对涉及产业集聚区的4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对项目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解民忧,消除风险。民有所忧,情有所系。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风险评估领导小组会同主管部门对已评估立项的项目及时跟进督导,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对违规操作和擅自变通的及时予以纠正和通报,解除群众的忧虑,消除风险,确保项目顺利。
法院:提执结效率
【核心提示】
2012年以来,淮滨县人民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2019件,执结标的8374.2万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50.53%和208.94%。该院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优秀基层法院称号,在2016年河南省法院“百日执行风暴”中,又先后被省高院授予“百日执行风暴”专项活动先进单位、司法网络拍卖金牌法院称号。
【声音】淮滨县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今年以来,法院党组带领全体干警真抓实干,灵活变通,攻坚克难,有效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为淮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
“微信红包”还款
“大过年的,你们把我拘到法院来,太过分了,再说我也不是不还,只是身上没带现金……”2月5日,失信人在淮滨县人民法院接待室狡辩道。
“今天才正月初九,亲戚都没走完吧?你欠的也不多,就几千块,打个电话,找亲戚借借,赶紧还了,回家过节多好。”淮滨法院“春雷行动”专项活动执行实施组的执行法官劝道。
恰巧这时旁边人的手机微信红包响了,执行员灵机一动,就让被执行人通过红包和转账来支付。经过长时间的僵持,在执行干警的强大攻势下,被执行人看无法推托,只得联系在外地的几位朋友向他微信发红包,就这样,你100元,我200元……最后被执行人通过微信红包支付了5000元的标的款。到夜晚八点左右,双方当事人离开法院。
【经验交流】
为寻找执行突破口,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强化协调联动机制,把公检法三只手拧成一股,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巧借新媒体,提高案件实际执结率。为解决执行难,我们不仅利用集中大兵团执行攻坚和发布打击拒执联合公告等方式着力破解执行难,而且针对受理的案件被执行人难以查找这个突出问题,通过微信悬赏、户外大屏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途径,形成强大舆论震慑力,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淮滨县法院院长 王大志
检察:履扶贫职责
【核心提示】
5年来,淮滨县检察院围绕“聚焦优质高效,深耕精准精细,确保局部创优,实现整体争先”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检察职能,共依法查办职务犯罪案件74件11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所推出的检察护企“1+1+1”模式、涉检信访“2+”工作法等5项创新经验分别被省检察院、市委政法委推广。
中午都到俺家来
“你们这么真心实意地帮助俺们困难群众,不能总是吃泡面了,走!中午都到俺家去……”日前,家住陈后楼村的张大爷紧紧拉住驻该村第一书记郁志文检察官的手情真意切地邀请道。
陈后楼村位于淮滨县张里乡的东南角,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特困村。全县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为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淮滨县检察院在指定该院计财科长郁志文担任该村扶贫工作驻村书记的同时,多次组织全院70余名干警自带干粮,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办案休整的间隙,认真开展入户对接、政策宣传、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产业扶贫等结对帮扶工作。
工作中,为了不给村里添负担、不给群众找麻烦,干警们牢记扶贫工作纪律,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吃方便面,中午也顾不上休息片刻,感动了村里很多群众,所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据了解,该院扶贫工作队先后帮助92户特困群众进行了危房改造,为108名群众解决低保,为5户群众实施了大病救助,为3名大学新生解决贫困生资助金和助学贷款,为110余名留守儿童赠阅1万余元的书籍、书包及文具,引导179户贫困户加入年年分红的簇绵花木种植合作社,对16户66名新增困难群众给予了及时认定和纳入,争取200余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为群众修通了绿树成荫的通村、通组水泥路,投资15万元为该村修建了一座配套设施齐全的群众文化广场,筹资10万元对该村村部进行了重新整修,彻底扭转了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经验交流】
产业扶贫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动机”“摇钱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优质花生、狮头鹅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倾力帮助贫困户早日摘下“贫困帽子”。
——淮滨县检察院检察长 宋刚
司法:撑起一片蓝天
【核心提示】
近年来,淮滨县司法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援助,在大力推进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和行政诉讼代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和代拟法律文书、公证证明、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以及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裴泽英送锦旗
法援申请人裴泽英是无职业残疾妇女,年纪大,又是单身,生活十分困难,某单位聘请她巡护河堤。2015年8月3日上午,裴泽英驾驶三轮车巡查时,撞到某施工企业堆置在河堤上的施工用砖,造成翻车并肢体六级伤残。
淮滨县司法局法援中心主任刘磊积极受理法援申请,并协助法援律师调查了解案情,研究制定了起诉状。该案经过一审、二审,法援申请人裴泽英终获赔偿款279626.00元。在案件一审、二审期间,刘磊协调街道、社区、民政部门对裴泽英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判决履行后,裴泽英给刘磊送来一面锦旗:“法律援助维护百姓权益,慈爱之心撑起弱者蓝天”。
【经验交流】
淮滨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新领域,扩大法援对象范围,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实现符合条件的法援对象全覆盖。
——淮滨县司法局局长 陈斌
公安:保一方平安
【核心提示】
五年来,淮滨县公安局“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打黑除恶为龙头,以侦破命案为重点”,强力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淮滨县实现五年命案零发案记录,重大案件即发即破。
不懂就问 不懂就学
李朋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分配在一基层派出所任治安民警。
一次巡逻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李朋与所长老远就听到吵骂声不休,经了解是一户张姓群众与周姓群众因夏季抗旱争先后的问题发生纠纷。此时年轻气盛的李朋上前就对周姓群众吼道:“骂什么骂,再骂我给你抓起来。”这一吼引发对方的气更大了,一群男男女女问他是干什么的。李朋当时说是派出所的。不说还好,这一说激怒了在场的群众,你派出所的咋了,老少爷们吵个架,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人。就在此时,只见所长上前先亮明身份,他说说张家又说说周家,不一会吵闹就平息了。
回所后,李朋就问所长当时用的是什么招啊,几句话就把事态平息了。所长便告诉李朋,做群众工作一定要细心,要调查了解情况,当晚的事原本是张家有错,你却要抓姓周的,这不事与愿违吗?从那以后,他不懂就问,不懂就学。
2014年,李朋从基层派出所调到县局治安大队任治安民警。到队里后,他就主动向老同志学习,无论是办案还是检查场所,他都坚持细之又细,不懂就问,工作很快得心应手,现在已成为队里主办警官。前不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朋受到省公安厅嘉奖。
【经验交流】
作为这支半军事化队伍的领头人,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让队伍出战斗力,就要学会带兵、学会爱兵、学会用兵;领导要学会指挥、学会排兵布阵,工作要有勇有谋,只有这样才能带领队伍打胜仗、打大仗。
——淮滨县公安局局长 黄遵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