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慧芳 本报记者 黄颖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市台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扩大信台交流合作为抓手,牢牢抓住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对台宣传、经贸、交流工作重点,推动我市对台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台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5年来,我市始终把对台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创新对台宣传手段、提高对台宣传实效。2014年、2015年、2016年我市先后组织了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台湾联合报、东森电视台、TVBS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台湾中时媒体集团等台湾多家媒体对信阳进行了宣传报道,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对大陆城市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
2015年成功举办了信阳市首期涉台知识电视大赛和信阳市对台干部培训班,这些活动的举办时效性强,在全市影响深远,反响强烈,在岛内影响大,较好地宣传了信阳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在信阳市涉台知识电视大赛活动总结汇报材料上作出批示:很好,值得点赞!希望统战系统各部门、机关各科室按照“三抓两出”的要求,争取下半年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2015年、2016年、2017年我市开展了“涉台教育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市台办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涉台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将涉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前后衔接,分别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此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期间,举办台海形势专题讲座40余场,印发涉台知识竞赛考卷5万余份,制作宣传标语100余条,黑板报、宣传专栏300多期,受教育师生达6万人次,市台办编发的《信阳市将涉台教育引向深入》信息被华夏经纬网豫台视窗及时编发,中国台湾网等网站予以转发。
对台交流工作异彩纷呈
5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就是多做两岸同胞的交往和交流工作。加强信台两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有助于共同发展经济,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互信和共识,是影响和争取台湾民心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基础工作,努力加强与台湾基层民众与青少年的联系,稳步扩大交往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市台办接待台湾各类来信参访团组共35批800余人次,组织教育、文化、经贸、医学等团组赴台交流团组20个,512人次,这些交流交往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人民的了解与互信,而且在海峡两岸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彰圣王陈元光》剧组2013年、2014年两次成功赴台交流演出,为台湾各地兴起的豫剧热持续加温,有力帮助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了解两岸不可分割的祖根文化渊源及其共同文化特征,增进两岸同胞乡亲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组在台期间,恰逢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会长陈云林正在台湾访问,闻讯后向剧组表示了亲切的关怀,并对再次赴台演出表示祝贺。市委书记乔新江对剧团赴台演出提出希望并给予极大的鼓舞和支持。
2012年、2016年举办了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活动,实现两岸青年学子双向交流,促进两岸青年在认同中原祖根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5年10月,河南省台湾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信阳师范学院举行,这也是中部六省首家成立的台湾研究会,为我市开展对台工作理论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16年5月,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市行政中心会见了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钱复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密切两地文化交流进行了亲切会谈。
对台经济工作健康发展
“领导重视,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涉台工作机制已成为全市涉台工作的共识。市委成立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对台工作情况汇报。市台办经常走访台资企业,了解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在重要涉台问题的协调处理和为台商服务中起着表率作用。目前,信阳市现有台资企业9家,其中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台资企业有3家,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台属企业有13家。
本着“支持好,协调好,服务好”的原则,在全面服务好台商的同时,我们对符合我市发展要求的茶产业、总部型企业,有重点地搞好服务工作。其中,台湾茶企业已连续十年参加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充分利用信阳茶产业资源优势,加强同台湾茶企业联系,积极为两岸茶企业牵线搭桥。目前,已有多家台湾茶企业相继落户信阳,丰富了信阳茶市场品种。
台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年来,市台联围绕“突出重点,服务台胞,加强联谊,注重实效”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台胞台属的情感沟通和纽带联系,扎实做好定居台胞联情联谊工作。积极帮助台胞、台商子女办理入学等问题,及时为台胞排忧解难。每年新春佳节,都会为困难台胞台属和台胞遗孀以及居住我市的二代台胞和部分台属代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台胞台属界别委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在每年提交的提案中,多次获得优秀提案奖,并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