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20年,百年的历史沉淀,让它自吐芳华;几代人的汗水浸润,使它发展壮大。如何能够让中心医院真正肩负起保障老区人民的健康使命,如何能够让中心医院真正保护起老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如何能够让中心医院真正成为老区人民的生命依托,新一代中心医院领导班子接过了这沉甸甸的担子,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祁倩 李宇 袁野 戴子翔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宇、袁野、戴子翔,通讯员 杨竞 提供
打造“豫南一流现代化三甲医院”
“信阳老区迫切需要建设一所高标准、示范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老区的百姓迫切需要家门口有一所三甲医院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创建三甲医院,是我们中心医院几代人的梦想,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动员大会上,院长任书伟的讲话犹在耳畔回响。市中心医院全体班子成员审时度势,形成合力,定下调子,为广大员工指明了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重大意义:一是发展的需要;二是员工的追求;三是群众的期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建三甲医院的过程,对中心医院的每一个人来说,就像一场脱胎换骨的炼狱,在痛苦中规范,在忙碌中改变,在挣扎中重生。“打铁还需自身硬”,医院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实行了“院领导创建三甲医院分工包干制”,对所分管科室进行包干,督导检查创建进度。几百个日夜,每天都能在医院的各个角落看见他们的身影,认真巡查,仔细了解,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层层推进创建工作:
在认识上突出一个“重”字。创建三甲医院是中心医院第一要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行动上突出一个“快”字。每月制定工作进度,每周进行督导自查,每天碰头总结反馈。
在标准上突出一个“严”字。对照三甲医院标准,不留死角,逐条梳理,始终“严”字当头,高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在工作上突出一个“细”字。细节决定成败,创三甲医院636款评审标准,每款又有数十条,必须逐一落实,合力支撑起三甲医院这项系统工程。
在措施上突出一个“实”字。结合实际现状,找准创三甲医院突破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目标,每一天有每一天的任务,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成效。全院职工以明确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为动力,于2016年5月29日,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资格审查。随后,中心医院的三甲之路则步入了冲刺阶段,每个不知疲倦、不甘平庸的中心医院人心中只有一个梦想:尽己所能,实现中心医院这一完美转身,实现中心医院这一惊艳变身。多少个日夜,他们没有上下班概念,他们没有计较和怨言,他们吃着早已冰凉的盒饭,面带倦容却露出欣慰的微笑……2017年1月20日至22日,通过3天的现场评审,专家们无不感叹中心医院的巨大变化,由衷地感觉到了无处不在的创建氛围和创建热情,全票通过了最终的验收。从此,信阳拥有了第一家三甲医院。
医改正在进行时
(一)成立医改领导小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医院成立医改领导小组及医改办公室,确保按时启动医改工作。同时,按照医改10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
(二)加强医改培训工作
按照省卫计委的统一部署,中心医院相关人员,在市卫计委参加了公立医院医药体制改革工作电视会议培训。培训结束后,医院立即行动,在院周会上,由分管院长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了首次培训。在此基础上,把培训课件下发到各个支部,要求各支部以多种形式,分时间段对不同人员进行培训,力争培训面达到百分之百。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医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各尽其责,按时完成相关配套改革方案。
(三)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城市公立医院补偿和运行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新医改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那就是于8月31日零点开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为了保证8月31日零点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心医院召集各相关科室负责人,连续召开两次紧急会议,明确了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药品库存的盘点和价格管理工作;二是做好医院收费管理系统更新和维护工作;三是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和约束;四是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五是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六是做好督导工作。
8月31日,医院抽调人员成立督导小组,对药房盘点、窗口结算、信息数据测试、住院患者的费用结算进行多方督导,保证零点之前无差错对接。零点即将来临之时,从领导到员工,从临床到医技,从药学到机关后勤,整个医院灯火辉煌,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等待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最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实现了新旧医疗服务价格的成功切换,并将调整后的价格以电子屏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滚动播放。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运行至今,医疗秩序良好,患者普遍反映,看病比以前便宜了。10月11日,副市长张明春就医改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时,对中心医院的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构建城市医疗集团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信阳市卫计委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召开了医疗集团筹备工作座谈会。市卫计委领导以及城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二级专科医院、民营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40家医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以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由信阳城区内二级医院、专业康复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医疗集团。
作为牵头医院,中心医院切实发挥作用,切实履行职责,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机制和协作机制。目前,与浉河区五星老年公寓签订了《医疗单位与养老机构医疗协作协议》。同时,成立了由28家二级以上医院共同组成的信阳市医学影像专科联盟,这是河南省首家市级医院建立的专科联盟,同时也是中心医院第一家正式签约授牌的专科联盟。医学影像专科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学术交流,有利于医疗资源合理使用及分配,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并与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省胸科医院等签订专科联盟合作协议;与24家医院签订儿科专科医疗联盟合作协议。
(五)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持续开展
中心医院于2016年5月开始,分别与市、县、乡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共签约25家。开通了三条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专线转入、科室对接、转诊单转入,以市、县、乡医院为切入点边试边推,逐步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不出乡,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一是开通双向转诊专线0376-6206966,为转诊患者提供24小时床位预约服务。二是配备2辆双向转诊专用救护车,由相关科室主任指派本专业、本科室医护人员前往转诊医院免费接转诊患者。三是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以来,共组织专家宣讲团赴周边合作医院开展学术交流8次,组织医务人员到社区、基层医院、对口支援单位义诊41次,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5次,开展《双向转诊管理规范》培训4次。四是开辟“医疗网络”绿色通道。开展了检查、检验项目预约,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开通了影像、心电、病理等网络诊断“绿色通道”,共计远程会诊130例,给患者救治带来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精准扶贫 对口帮扶
加大对口支援帮扶力度,解决农村患者奔波看病之苦。医院先后派出肿瘤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疼痛科、口腔科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到潢川县人民医院、新县人民医院长期进行对口支援,认真接诊门诊患者,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口支援医院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进行学术交流、手术带教等技术指导。专家们在帮扶医院首次实施了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贲门癌行改良式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术等手术549例,门诊诊疗3551人次,会诊疑难病例364例次,为受援医院人员培训104次。通过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扶学科、送设备等多种手段,由原来单纯完成对口支援任务转变为主动提高对口支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了常见病患者留得住治得好、疑难患者转上来的医疗资源整合目的。这样一来,使县、乡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够得到较高水平的诊治。
息县谯楼庞湾村刘圣武等8户贫困户,是市中心医院班子成员的帮扶对象。该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职能科室科长,每年都会带着温暖和爱心,专程去看望这8户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和健康扶贫。
他们每次来到村里,都要深入各个层面,听取村干部以及群众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协调急需解决和贫困户反映突出的问题。同时,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分别前往各自的帮扶对象家里,嘘寒问暖,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落实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措施,确保帮扶对象如期实现脱贫。今年,医院又向村里捐赠了200套由班子成员集体出资购买的养殖、科普等类书籍以及部分棉被、棉衣、日常用品和药品;安排这8户帮扶户到中心医院进行一次全面免费体检。
如今,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的中心医院东院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中心医院将响亮出发。洒热血谱写华章,呕心血再铸辉煌,中心医院人将带着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带着豫南老区广大百姓的期盼,带着中心医院每位员工的梦想,以更高昂的斗志、更高尚的情怀、更高超的技术,为建设健康信阳、平安信阳、和谐信阳而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