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三 农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民政人在行动


汪茂之 李琼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各类困境儿童保障、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及指导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集中精力、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帮扶效应,组织开展了孤残儿童巡访、流浪未成年人寻亲回家、慈善助学等系列优质服务,指导各地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社区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平台,带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形成了“大家帮小家”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局面。

一、行动在完善保障机制上

市民政局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专项工作组、关爱帮扶困难家庭及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党组成员具体负责,制定了《信阳市民政局孤残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上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定期听取汇报跟踪工作进展,同时明确内部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计划,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二、行动在严格执行标准上

(一)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面,严格落实孤残儿童的救助标准,依法妥善安置弃婴。目前我市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70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全市1124名孤儿都能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为保护弃婴儿的生命健康,市民政局与市公安局针对弃婴的接收安置联合出台规范文件,对弃婴儿的捡拾、公安机关接警处置、移送儿童福利机构、办理入户手续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弃婴儿得到及时妥善的安置。截至目前,全市4所社会福利机构共依法安置孤残儿童201人。2017年,市民政局在继续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孤儿助学”“孤儿保障大行动”等项目的基础上,联合市卫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我市困境儿童纳入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施对象范围,实现困境儿童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入院时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医疗救助经办管理机构之间进行结算”,减轻了困境儿童的就医压力。

(二)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面,以主动救助和寻亲回归家庭为中心,扎实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实实在在地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市救助站以流动救助车为依托,每天派出至少3台次的救助车辆上街救助,按照“主动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重点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2013年至2017年,市级救助站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560人,其中被护送返乡1547人,无法辨明身份信息且无亲属暂时安置在儿童福利院5人,流浪适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4人。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年平均量为450人左右。在各部门和市、县、乡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县(区)的主城区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无群体性跨区域流浪未成年人,基本做到一旦发现能及时得到救助保护,接受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能够得到有效生活安排、教育矫治和回归安置,源头预防工作开始启动,重复流浪现象明显减少,基本实现了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目标。

(三)在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人救助方面,全市城乡社区着眼关爱帮扶活动持续开展,健全完善“一户一档”管理制度和“一对一”联系卡制度,深入基层,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实施台账管理,全面了解掌握需要关爱帮扶的社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现状和致贫原因,明确关爱帮扶工作的基本思路,制定关爱帮扶工作措施,形成关爱网络。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进行“1+1”结对帮扶,通过“心理疏导、心灵矫正、爱心捐赠、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方式,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社区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等时机,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法练习等活动,切实为困难家庭、广大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帮助。基层民政部门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申请各类社会救助,2017年上半年,全市城乡低保救助未成年人3.19万人,发放低保资金3737.8万元

三、行动在社会关心关爱上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教育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市、县、乡民政局扎实工作,努力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大家庭式”的关爱。

(一)努力推动关爱保护政策落地。2017年,市民政局报请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信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协调小组暨建立信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我市“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及时传达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政策精神,全市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均及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现正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

(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摸底排查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及时开展关爱保护的前提是底数精准,为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更新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的要求,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安排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再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及时更新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

(三)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阵地建设。市民政局先后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50万元,分别对光山蔡桥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息县项店中和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平桥区邢集镇留守儿童益民托管家园等5个农村留守儿童托管家园进行资金扶持,为下步全面实施关爱服务阵地打牢坚实基础。

(四)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村民小组联络员。我市《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在村民小组设立联络员,以解决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打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最后一公里。我市民政部门正在大力推进此项工作,今年年底前可实现地区全覆盖。

四、行动在未成年人心坎上

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不同于普通服务对象的救助帮扶,个人差异化、心理脆弱、成长过程的不可逆性等群体特点,促使我们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上要服务更加专业、措施更加精细,只有这样,关爱帮扶才能走进未成年人的心坎上。

(一)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岗位设置中特别设置女性岗位,配齐教育、法律援助、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流浪儿童关爱保护、孤残儿童救助储备力量。同时借助外部资源,聘请专业人才提供服务。例如市儿童福利院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市妇女联合会、市大别山志愿者协会、市公益志愿者协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定期为城市、街道、社区等单位的儿童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建立个案分析,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孤残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独立能力、人格自尊等一系列品质,力求让孤残儿童在社会的关爱帮扶下,顺利地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经过努力,全市有1700多名未成年人得到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儿童福利院1名儿童被省残疾人体育队选入,2名儿童正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

(二)创新思维,打造救助保护新模式。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是救助保护的核心目标,市救助站积极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创造条件,通过与新媒体合作,开展“互联网+寻亲”新模式,利用“今日头条”“宝贝回家”等栏目拓展信息发布渠道,2015年年底至今,信阳市救助站已帮助长期滞站的4名未成年人顺利寻亲回归家庭。

(三)对应需求,提供贴心服务。在孤残儿童保障工作中,建立市、县、乡三级巡访制度,2017年暑假期间,结合孤儿巡防活动,组织散居孤儿健康体检,及时了解孤残儿童成长和学习状况,根据儿童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帮助。对于机构养育未成年人渴望与外界加强互动的个性需求,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庆祝“六一”、“国庆”、春节等节日,举办开放日、夏令营等活动,加强与外界社会互动,提升未成年人的自信心。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市民政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健全保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拓展救助领域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一起,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努力,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我们民政人的行动永远在路上……

(作者分别系信阳市民政局副局长、信阳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