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宜居信阳: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间


——中国报旅融合发展信阳峰会侧记

《黄石日报》记者 王克 易木生

信阳——革命红都,这里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连续八届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连续五届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信阳——河南全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全境1.89万平方公里,山区和丘陵占比达3/4,人口达864.8万。

“矛盾的信阳”,让人充满了好奇。5月19日至20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应邀前往信阳,参加中国报旅融合发展信阳峰会暨中国报业百名社长总编全域旅游信阳行活动。访老区、走农家,爬茶山、登茶岛,用笔与镜头记录老区发展成就,品位“红”“绿”相映的信阳人文自然风貌。

依托区位 无中生有 电子信息产业拔地而起

信阳在革命战争年代,200多万人投身革命,近百万人为国捐躯,培育了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和许世友、李德生等百余名共和国高级将领。“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伴着红军的足迹,从大别山下唱到全国。

尽管有厚重的红色文化“托底”,但是信阳仍然面临发展的尴尬——境内河溪纵横,山体遍布,每平方公里平均承载人口超过450人,人多地少、产业短板成为发展的“拦路虎”。

发展的问题,还得要用发展来解决。“在地图上画两条线,一条从北京到广州,一条从上海到成都,你会发现,信阳正好在这两条线的十字交汇处。”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说。优越的区位优势,造就了信阳雄厚的路网资源:作为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信阳境内有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106、107、312三条国道,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公路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形”的交通骨架;航空运输便利,信阳正在修建的明港机场将于今年通航,距离信阳市区仅仅只有45公里的路程,距武汉天河机场1.5小时路程,距郑州新郑机场2小时路程;内河航运畅通,信阳的淮滨港是河南最大的港口,可通行5000吨级的船舶,航运直达皖、苏、浙、沪等省市。而且,距离武汉港220公里,距离新欧亚大陆桥300公里,通过武汉港可以通江达海,到达世界各地。

“在信阳发展物流产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鄂豫皖一日达公司总负责人吕长城说,信阳地处中原,以此为中心,在1000公里范围内,可以覆盖全国近70%的大中城市,把仓储中心设立在信阳可以降低50%左右的运输成本。此外,信阳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人员也比较稳定。

企业的选择总能代表市场的走向。依托信阳的枢纽优势,信阳已成为与交通、物流等有关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电商企业不断增多,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电商通道打通后,将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老区,工业是信阳的短板,如何跨门槛、补短板,信阳依然坚守的是青山秀水,努力推进的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信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规划产业集聚区。依托产业链图谱发展工业,明确“四个一”招商法——明确一个方向、选择一个地方、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深圳是国产手机的聚集地。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九下深圳,与台资企业对接洽谈,引来了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目前,这里生产的液晶电视、智能手机等一批“信阳制造”产品填补了河南空白,初步形成了智能显示终端、数码影音终端、智能通信终端“三大产业链”,6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今日之信阳,已建有产业集聚区13个,包含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中铁集团、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建七局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信阳投资兴业。

北国江南 毛尖飘香 催生出茶旅融合新业态

说起信阳,大多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信阳毛尖。

信阳毗邻鄂、皖,淮河迤逦其北,大别山雄踞其南,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独特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得天独厚的信阳毛尖。“到信阳、品毛尖”,这几乎成了每一个来到信阳过客的“必选动作”。

采访期间,记者有幸前往茶园,一睹风采。从山下往上看,满眼绿意,一望无际。采茶人低头专心摘叶,动作娴熟。站在茶山间,清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

一湖碧水、十美乡村、百里茶廊。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信阳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发展茶乡体验游,在传统茶产业的基础上催生出茶旅融合新业态。

在浉河区浉河港镇白龙潭村的一家炒茶作坊里,68岁的炒茶师胡公明仔细地把刚完成揉条的茶叶倒入烘干设备里,机器旋转带动茶叶在其间翻滚跃动,阵阵清香随之漫溢开来。

“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亲近自然,亲近山水。”胡公明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这个作坊从早到晚人头不断,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上千人,除了来品茶、买茶,不少人是来旅游的。”

依托信阳毛尖的高名气,信阳市围绕打造“中国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中国中部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突出山水生态特色,立足“山、水、红、茶、林、寺、根”等资源要素,坚持"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建设理念,不是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来建设城市,而是在山水之间轻轻放进去一个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就把生态摆在优先的位置。首先把生态功能区域保护起来,把水体和一些森林植被好的地方先保护起来,禁止开发;在城市建设阶段,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水系。坚持绿色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在距离信阳市西南5公里,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美称的南湾湖上,有一座"茶岛",与信阳毛尖有关的茶艺、编钟表演等相关产业和景点一应俱全,坐在岛上,品一杯毛尖茶,是前来游玩的旅客必选的“节目”。“还没坐两分钟,就又一拨客人来了,根本没时间休息。”在岛上做茶艺表演的小刘忍不住“抱怨”。

作为老区,农村占了信阳大半部分。“要把全域旅游做活,必须把美丽乡村建设好。”信阳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介绍说,信阳始终坚持把乡村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依托景区型、城镇周边休闲型、美丽乡村型、传统古村落型、休闲农庄型等五种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先后打造了郝堂、西河、田铺大湾、丁李湾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特色旅游村,为信阳生态旅游注入了新活力。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了一个敬畏村庄原有肌理的郝堂村——不扒房,只修复,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邻居还是原来的邻居。村里孩子见人问好,知道把瓜子壳捏在手心,不随地乱丢。学校就在村旁小山上,钟声响彻山湾。带队的信阳市领导笑言,“前三十年看小岗,后三十年看郝堂。”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目前信阳境内有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鄂豫皖苏区红色首府等一批精品景区,共创建国家4A级景区7个、国家3A级景区18个,8个红色景区进入全国300家经典景区名录,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19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信阳的美丽画卷,正缓缓打开在世人眼前。

(原载5月27日《黄石日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