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平
拿破仑说过,战争的艺术,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战场上攻其一点。同样的道理,全市工业暨招商引资大会指出,在突破工业的关键环节中,必须筑牢产业发展主阵地,目的就是打赢突破工业加快发展这场攻坚战。
主阵地是制高点,是制胜点,更是突破工业关键环节中的关键:丢了,满盘皆输;抓牢了,全盘皆活。
什么是信阳现代工业的主阵地?无疑是产业集聚区。
事实有目共睹:几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持续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初具规模,载体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去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达到107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0%,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在推动工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应当看到,我市还没有一家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速放缓,主营业务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区工业主阵地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应当迎头赶上,奋起直追。
相对来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是我市发展现代工业的主阵地;每个产业集聚区又是所属县区的现代工业主阵地,既能各自为战,又能联合作战,只有夯实、筑牢、稳固,才能步步为赢,战之能胜。
更应该认识到,我市产业集聚区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现在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需要招大引强,做大项目增量,使产业集聚区“强筋壮骨”,基础更牢靠。
筑牢需要“软硬兼施”,软,是“水泥”般的软环境;硬,是“钢筋”般的大项目,只有二者兼顾,融为一体,才能使主阵地增强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发挥出有效作用。
筑好“黄金巢”,引来“金凤凰”。今年是我市“项目建设年”,各县区要筑平台、抓项目、强服务、育产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要学会“跨界”经营,对已有项目进行优化调整,盘活闲置资产,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在引进项目上,要以“高、大、强”项目为主攻方向,开展产业链招商、优势资源招商、以商招商、“资本+产业”招商等;要抓好“回归工程”,鼓励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等,学会用信阳的资源换产业,用信阳的市场换产业,用大开放赢得大招商。在项目实施上,要保证落地生根,加快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推进、推进项目抓投产,狠抓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
软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健全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办理机制,建立企业服务督办考评机制和企业服务网站安全管理等“企业服务110”工作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让软环境发挥硬作用。
发展是个硬道理,改革需要真功夫。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打造配套功能“产业盆地”,构筑优化服务“项目洼地”,扬优成势隆起“特色产业高地”,就一定能够筑牢产业主阵地,打赢发展主动仗,不断夺取这场攻坚战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