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 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春华秋实育桃李 万紫千红香满园


——浉河区全力推动教体事业均衡高效发展纪实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游河新区中心学校
浉河区教体系统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汇演活动
2017年浉河区中小学汉字大赛
浉河区第一届全民运动会
2016年9月8日,浉河区隆重举行庆祝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2016年9月9日,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左二)教师节期间视察胜利路学校。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马迎春 通讯员 彭严涛

本版摄影:冯康松 马迎春

当一座座设备一流、配置齐全的楼房拔地而起,校园变得更好、更美的时候;当素质教育走进学校,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的时候;当一批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走上讲台,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时候;当孩子手捧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欢快地向你跑来的时候;当外地人手翘大拇指,夸咱浉河人素质就是高的时候……我们无不为浉河区教体事业取得的伟大成果而慨叹。

近年来,浉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体育事业,将其作为民生事业之基和“大美浉河”建设重要内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人才引进,浓厚教育发展氛围,为浉河区教体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浉河区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浉河区教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建平安高效系统,创一流教育质量,促区域均衡发展,扩全民健身领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教体系统广大教职员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有力推动了浉河教体事业的平安、均衡、高效发展。

加大建设力度

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充实

“九中东校区去年秋季已经改扩建结束,招生规模扩大了很多。今年我家孩子正好上七年级,在家门口就能有好学校上,真好!”住在原信阳市实验中学附近的张女士,提起孩子可以顺利在九中东校区上学时欣喜万分。

“2012年,浉河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英明决策,将原实验中学(信阳市六中)改建为九中东校区。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持续关心下,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原卫校校区(占地50余亩)交付九中东校区进行改扩建,此举被列为市区两级政府2016年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市九中校长段卫东说,东校区的成功创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九中校园面积小、班额大的不足,让更多普通百姓子女享受到九中优质资源服务,为浉河区均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市九中的改扩建只是浉河区大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缩影。

浉河区教体局局长殷世明介绍,近年来,浉河区不断提高教育支出,仅2015年、2016年的教育支出就达到12亿元,加大了学校(幼儿园)建设力度,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充,进一步改善了全区学校(幼儿园)的整体办学(办园)条件。

积极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2014年以来,浉河区共建成及在建农村公办幼儿园12所,有力缓解了农村幼儿“入园贵、入园难”问题。总投资3200多万元的浉河区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全区没有大型公办幼儿园的空白。

稳步推进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容。新建三小正商分校、金牛山十八里小学,搬迁改扩建了胜利路学校,改扩建了九中东校区。十三小湖东校区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4600余万元,建成后将由原先的12个班增加至48个班。

浉河区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编制了《浉河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其中2017年计划投入1.3亿元,实施董家河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迁建项目、东双河镇寄宿制小学新建项目以及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项目。董家河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与东双河镇寄宿制小学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校园环境最优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实施一高振兴工程。浉河区抓住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搬迁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浉河区先后拿出1亿元的资金和新七大道旁150亩土地,置换出职院老校区作为浉河区的教育用地。2015年年底,一高整体搬迁工作基本完成。一高整体搬迁以后,实验小学与胜利路学校合并搬迁至一高老校区;原胜利路学校交给三小办学;原卫校校区交给九中东校区办学,中心城区教育用地新增近300亩。一高搬迁后,区政府继续追加投入,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一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4年6月,一高成功通过“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评审,成为全省首批50所试点学校之一。

加强团队建设

师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对于浉河区吴家店镇太阳坡村学校教师程东来说,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才刚刚开始。她工作的太阳坡村,一个让人听名字就觉得是个阳光灿烂、绿草满坡的村庄。但是现实中,太阳坡村偏远、落后、贫困……在这个常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村庄里,“城里人”程东在这里一待就是9年。2015年,程东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16年,她被评为信阳市师德标兵、信阳好人、首届信阳最美教师,2017年,她又被评为“河南省最美教师”……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20多年里,浉河中学老师张晓珺付出的是心血,固守的是忙碌;投入的是青春,撒下的是爱心。在张晓珺的辛勤工作下,她的班级管理量化考核成绩及各科成绩均在年级名列前茅,每届升入重点高中学生人数可观。她的个人教研成果也相当显著:有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获奖,获得过省级、市级优质课奖,国家级、省级辅导教师奖,是省级生本课题和市级群文阅读课题的主持人。2015年被确定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2016年通过严格考核被确定为中原名师……

像程东、张晓珺这样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教师在浉河区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力地推动了浉河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多年来,浉河区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2012年以来,浉河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860余人,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35人。

健全教师交流机制。浉河区建立实施公开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的长效机制,2012年以来,共选调了师德好、能力强且服务期满3年以上的教师380余名。通过职评加分和选调加分等政策,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乡镇(办)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支教,形成教师流动良性循环。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浉河区通过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国培省培计划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年均培训3000余人次。强力推进“名校工程”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的选拔与培养,构建教师梯队建设体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九小校长周雁翎、浉河中学教师张晓珺先后被评为中原名师,建成“雁翎工作室”和“晓珺工作室”两个省级名师工作室。

保障改善教师待遇。教师工资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基础性工资及绩效工资。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在无任何上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计划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区各乡镇(办)村小建教师周转房382套,目前已建成董家河、浉河港两镇17所学校101套周转房并投入使用。

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

提起浉河区教育,不得不提九中学生徐玮琦。2015年她荣获全国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总决赛总冠军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信阳的千家万户,她是我们每一个信阳人的骄傲;潘燚炜同学荣获2016年河南省汉字大赛总决赛冠军。

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2017年“省长杯”校园足球赛中,三五八学校代表信阳市参赛获得小学女子组亚军。这也是我市代表队参加此类赛事取得的最好成绩……

成绩来之不易,成果鼓舞人心!这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浉河区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浉河区教体局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辛勤付出——

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浉河区积极实施“名校办分校”“强校扶弱校”等合作办学模式,整合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将实验中学改扩建为九中东校区,十一中改扩建为浉河中学五星校区,十一小改扩建为十三小湖东校区,将三小春华分校、九中春华分校合并为信阳市春华分校,进一步提升学校形象及教育质量,有效缓解了城区中小学“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

推进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课改工作。浉河区实行教研员针对相对薄弱学校蹲点包校制和教研协作区工作,依托城区7所优质教育学校,成立了7个不同学段的教研协作区,通过送教下乡、优质课互评、教师结对子、名师专题讲座等各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城乡学校的教研交流,促进了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浉河区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新方法,以“汉字大赛”“我的梦 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童心向党”等团队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开展“茶文化进校园”“书法进校园”“诵读国学经典”“汉字大赛”等工作,组织召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加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茶文化科技创意与设计应用竞赛、全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及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自2012年以来,浉河区先后投入1400多万元,用于采购、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城区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大部分乡镇中心学校也已安装,全区90%的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接入。2017年,区教体系统将再投入资金240万元,为农村学校配置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目前,正在就采取与社会企业合作的方式,推进浉河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成立了浉河区现代信息技术核心教研组,培养了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种子教师,带动了全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浉河区全面实施大课间制度,保证中小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成立浉河区青少年足球队和各校足球队,举办了“区长杯”“校长杯”足球比赛,国家足球特色学校达到6所。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全区小学生体育艺术“健美操”大赛、青少年羽毛球赛、乒乓球、篮球、少儿围棋赛和青少年武术推广活动。在刚刚闭幕的信阳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上,浉河区代表团喜获佳绩。浉河区代表团参加了青少年全部七个项目及成年人十三个大项的比赛。参赛选手充分发扬不畏艰难、奋勇进取的体育精神,逐赛事、逐项目全力拼争,最终获得了青少年团体总分第一、青少年金牌总数第二、青少年组人才输送第一、成人组团体总分优胜奖的好成绩。

严格政策落实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昨日,伴着丝丝秋雨,记者驾车来到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刚到校门口,我们就被门卫拦下。他一边指挥车往后倒,一边喊道:“学校里不能进车,这里大多数学生听不见声音,不让进车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

“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任谁看到他们的顽强,都会感受灵魂的震撼。他们比正常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该校教导主任刘莹莹对记者说。为了教给学生一技之长, 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做好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开设了工艺美术、民间烙画、景泰蓝工艺画、手工、书法、太极和电动缝纫等专业课程,供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残障孩子从这里走出去,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片蓝天……

这些孩子的成长成才,正体现了浉河区教体局对特殊教育群体的无限关爱。多年来,浉河区教体局严格政策落实,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近年来,浉河区教体局持续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实现了对贫困户宣传工作的全覆盖。截至8月底,上级已下达浉河区学生资助金460.58万元,已发放资助金367.33万元,共有112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幼儿)享受到相关资助。积极开展应届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截至8月底,已办理助学贷款401人。

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浉河区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就读,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自2012年以来,浉河区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升级,对校园进行绿化硬化,新建了月星康复中心、食堂、学生洗浴房、洗衣房等,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注重发展特色课程,开设多种艺术选修课,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近五年,共有70余名学生顺利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其中9人考入本科院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采访最后,殷世明自信满满地说:“今后,浉河区教体局将继续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坚持走均衡、优质、特色、现代化的教育之路,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