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河南信阳:广场上跳起民间舞


《中国文化报》记者 陈关超

初夏时节,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河南信阳城中一片郁郁葱葱。坐落在市中心的信阳市文化馆里,每天人流如织,前来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市民中,学习民间舞蹈的人最多。馆长李声凯说,几年前,豫南民间舞蹈大多只在当地艺人间传播,喜欢的人多,会跳的人少;想学的人多,会教的人少。考虑到信阳绝大多数乡镇建有文化广场,近两年,各县(区)文化部门因势利导,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入手,实施“豫南民间舞蹈广场化”项目。渐渐地,跳广场舞的群众越来越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2014年,信阳市申报的“豫南民间舞蹈广场化”被河南省文化厅、省财政厅批准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学习豫南民间舞蹈的人数达10万余人,演出团队总数达1579个,全市组织举办近百期“豫南民间舞蹈广场化示范项目”舞蹈培训班,培训后的学员在基层担任教员继续开展辅导工作。对这些广场舞爱好者来说,不仅自己的文化生活丰富了,他们还走进基层开展演出,为当地百姓带去了欢乐。潢川县举办的豫南民间舞蹈培训班,抽调30人集中排练,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进行巡回展演;浉河区文化馆将培训班的舞蹈骨干分派到全区16个广场进行辅导,近万人从中获益……两年多来,全市学跳豫南民间舞蹈的人数不断增加,舞民年龄呈两头增长的趋势,由原来的中老年群体为主,发展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成了豫南民间舞蹈的拥趸。

信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夏长江表示,“豫南民间舞蹈广场化”使文化培训的场地从排练厅拓展到街头小花园、村头打麦场,在促进城乡文化均等化发展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为了整合资源,信阳市文化馆还建立联动机制,哪里有需要就把专业人员派到哪里开展辅导。与此同时,文化部门组织全市舞蹈作曲、编导方面的创作人员群策群力,对豫南民间舞蹈伴奏音乐进行整理,改编成适合广场演出的形式,《花挑舞》《火绫子》等一批流传较广、极具地域特色的豫南民间舞蹈还被纳入全市非遗保护范围。

为保证该项目的持续性,信阳市文化部门还组织专家小分队,深入市直单位和县(区)、乡镇进行现场检查,跟踪辅导,规范和统一舞蹈动作。如今,以“豫南民间舞蹈广场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表示,下一步,要充分挖掘地方素材,创作一批来自民间、接地气的舞蹈作品,打造一批本土舞蹈品牌,同时要优化解决广场舞扰民的问题,因地制宜地让信阳民间舞蹈健康发展。(原载2017年6月6日《中国文化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