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淮滨临港经济区一角。 吴 峰 摄 |
编者按:为盘点砥砺奋进的拼搏历程,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浓墨重彩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重大成就,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从今日起,本报推出“造福信阳 添彩中原——喜迎党的十九大系列述评”大型报道,以期鼓舞和引导全市人民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殷英
这是一块积淀着光荣与梦想的福地,这是一方跃动着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信阳又走过了一个五年。
1800天,如弹指一挥,却挑战重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转型大势所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1800天,如白驹过隙,却步履矫健:市委、市政府勇立潮头、科学决策、稳中求进,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千方百计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带领800万信阳人民阔步踏上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信阳大地处处呈现出加快发展、砥砺奋进、踏浪前行的动人风景。
紧抓发展第一要务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近年来,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困局,我市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信阳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新生动力支撑不足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立足信阳实际,找准发展定位,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更为可喜的是,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办国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这3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和重要文件,都明确把信阳定位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充满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物流枢纽,这给信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信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问题明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五个信阳”为抓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一场场狠抓落实的战役接连在全市打响,在科学发展引领下的大规模开发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咬定每年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对症下药;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人人干事业,事事有人抓,使信阳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大盘平稳向好运行,经济总量不断跨上新台阶。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关口,2016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34.25亿元,较上年增长8.3%,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6和0.2个百分点,是2012年的1.46倍,年均增长8.8%,总量居全省第9位,占全省比重5.1%,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我市完成生产总值999.13亿元,同比增长7.6%。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也快速增加。接连跃过20000元、30000元关口,2016年达到31677元,比2012年增长了41.8%,年均增长8.0%。2016年,全市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储蓄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较2012年分别增长77.5%、64.4%、69.5%、74.0%、48.0%。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2014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6年达到127.58亿元,是2012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5%。2017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77.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
一组组稳中有进的数字,一项项经济指标的跃升,勾勒出信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闪光轨迹,记录着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坚定步伐,更让我们看到信阳经济腾飞的前景,为下一步全市上下图强思变、追赶超越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
工业实力得到新提升
初秋时节,行进在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平整宽阔的园区大道上,入眼处,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已投产的工厂车间里生产繁忙,正建设的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五年来,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历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散到聚等一系列转变,形成了以华英集团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以宝树水产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以明业食品为龙头的粮食农产品加工的食品加工集群和以圣光医药、甾体生物为龙头的医药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目前,该集聚区共进驻企业135家,其中“四上”企业92家,规模以上企业53家,从业人员3.07万人。仅2017年1月至5月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亿元,增长11.3%,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1.5%。
潢川县产业集聚区的成长轨迹只是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振兴工业经济的大背景下,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众多客商纷纷抢滩的黄金之地,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载体,成为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发展载体。
五年蓄力,五年成长。我市产业集聚区呈现良好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2.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2.9%;实现主营收入1993.7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83.7%,增速连续8年超过10%;共有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达到5个。
五年乘势,五年发展。全市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实现由初期向中期的跨越,工业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82家,比2012年增加245家;全部工业增加值657.97亿元,是2012年的1.54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2.08亿元、增长9.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1.70亿元、增长8.9%;36个行业大类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行业有7个,超过10亿元的行业有21个,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行业有3个,超过亿元的行业有23个,远超2012年的水平。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9%,36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实现同比增长,23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市长尚朝阳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壮大主导产业。要科学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明晰、龙头企业带动有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市场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眼下,随着产业集群的持续培育,使全市产业集聚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重大项目拉动更加有力,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真正成为挺起信阳发展的坚实脊梁。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市委、市政府在对资源禀赋、产业趋势、信阳市情作出深刻剖析后,坚定转型步伐,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7.0:40.0:33.0调整为2016年的21.9:39.6:38.5;其中,一产占比下降了5.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了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有效促进了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信阳作为农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责无旁贷。现在,“信阳茶”“黄国粉”“华英鸭”“南湾鱼”“山茶油”等信阳知名地域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位居全省前列;还有登记在册的87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9个省级以上机构命名的美丽乡村,都为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2016年,全年完成粮食产量115.35亿斤,居全省第五位,连续7年稳定在115亿斤以上。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8.06亿元,同比增长4.4%,较2012年增长23.9%。同时,打造生态经济先行区,必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并进。据市统计局初步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15.67亿元,增长4.5%。
与此同时,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成长性制造业稳操“半壁江山”。2016年,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303.25亿元,增长10.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7.02亿元,增长14.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4%。2017年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八大行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0.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方面,2016年,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商务服务、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625.3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为79%,占比较2012年提高5.3个百分点。
2017年上半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209.44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2.5%;第二产业增加值384.17亿元,增长4.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6%;第三产业增加值405.52亿元,增长12.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力。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2011年8月才在信阳高新区电子孵化园正式投产的天扬光电,通过强力攻坚,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用了仅5年多时间,就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液晶模组生产企业,与三星、LG、创维等玻璃基板、液晶电视厂商保持长期合作。
天扬光电在信阳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异军突起,正是科技创新为它提供了发展动能。
不仅是天扬光电,整个信阳高新区处处可见创新驱动发展的身影。信阳高新区自2013年获批为省级高新区后,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随之展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科技改革创新步伐,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2016年,全市(不含固始县)已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4家、院士工作站7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5家、市级研究中心139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12个、市级17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申请专利1827件、授权专利1109件。
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我市经济发展点燃了新引擎。
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1.4万家企业“触电上网”,实现线上交易,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60%。作为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光山县,已拥有22个乡级服务站、167个村级服务点上线运营,覆盖率超过60%。电商孵化园区建设成果显著,先后建设了信阳电子商务,罗山县、光山县等电子商务孵化园;阿里村淘先后落地光山、新县、潢川;淘帮手、京东帮服务站、苏宁易购体验店已实现县区全覆盖;成功孵化灵山茶业等本土企业30多家,初步构成了完整的电商产业链。
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加快发展。2016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试点城市,并成为全国28个获批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河南唯一获批的试点城市。这一年,我市快递企业共揽收2256万件,同比增长26%;信阳省际邮路增加至23条,邮件直发全国,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五年风雨兼程,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砥砺奋进,不忘发展初心。
五年,放之于时间的长河,不过是沧海一粟;五年,投射到城市的历史,不过是长途跬步。然而,刚刚过去的五年,对于信阳来说,必将在发展的印记中镌刻深深的年轮,必将在成长的画卷里写下浓重的一笔,必将在未来的期许中留下难忘的记忆。
未来,信阳将从转型发展新的坐标出发,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