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喝 茶


赵主明

一日,友人请喝茶。茶室不大,格调不低。桌上左琴右书,壁上茶书茶画。展示柜里,琳琅满目,不乏国内名茶。一方茶台,几把圈椅,杯具茶器一应俱全,足够表演茶艺。

结缘入道,落座喝茶。品茶论茶,你言他语,其乐融融。我国茶史久远,茶道奥妙,茶文化厚重,饮茶者众多,茶园广布,茶事纷纭。茶艺师精心献艺,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我老家属于丘陵地带,不产茶。年幼时不识茶滋味。不懂茶,没见过茶,更没喝过茶。喜爱的饮品唯有糖水、糟水、白开水,还有菜汤水。

成年后喝茶,渴了才喝,不渴不喝,一喝就是一杯,或者一碗。待到不热不凉时,仰起脖子,咕咕噜噜,一气喝完。大碗茶,最当时。

那时候,并非茶叶之汤才称作茶,白开水,也谓之茶。家有客人,倒上一碗,双手递上:“请喝茶。”

枣树叶、稻秧叶、车前子叶,都用来煮过茶。吃罢米饭,留块锅巴,添水浇开,叫作“锅巴茶”。白水加上此类物品共煮,只在改变水味而已。

还有“红米茶”。把大米与黄豆放进铁锅,用文火炒出焦香味,添冷水用大火煮沸,然后加进油盐葱花和时令菜叶,改作小火再煮少时。掀开锅盖,滿屋飘香。不过,这已超出了饮品“茶”的概念,属于“咸稀饭”的范畴了。

离乡工作后,长期生活在茶区,耳闻目染,由浅入深,逐渐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家里有茶,办公室有茶,外出带着茶杯,出差装着茶叶,几乎无一日不茶。信阳毛尖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爬格子时,在办公室里喝茶最多。不专注于品味,也不论渴与不渴。一份资料,一本稿纸,一支钢笔,一杯清茶,成了同桌四友。接受一个重要写稿任务,关起门至少半天,四友相伴,不离不弃。翻几页资料,喝口茶;写满一页稿纸,喝口茶。右手执笔,左手端茶,笔住则茶来,笔舞则茶去。一泡饮尽,不换茶叶,不计浓淡,续水再喝。

不追求雪芽雀舌,一芽一叶便好。水必须是自来水烧开。纯净水只是个摆设,自己一般不用。练就的坐功与喝功,得益于宁静的心力。心中宁静,长坐不疲。不知不觉,一天时光,悄然而去了。

偶与茶君子一饮,颇为开怀。茶中高人,喝茶有瘾,面对茶友,说起茶来,滔滔不绝。茶中性情,可见一斑。爱茶懂茶,越喝越觉得有趣。不仅注重茶叶种类、品质及泡茶用水,还讲究环境与心境,同时,钟情茶器,喜好茶艺,在乎与谁一起品喝。

今日之饮,环境与心境交融谐和,见景生情,情融于境,境由心生。环境与心境,形为二,合而一,共生共振。

茶至半酣,留意香烟袅袅,聆听丝竹曼曼,静观小炉雾腾,细赏茶汤晶莹。闻香,品味,看汤色,观叶底,评优劣。情绪一动,又一次品茶品味,兼品人生哲理。

有人说禅茶一味,有人说人生如茶。世事繁杂,练达即文章。茶怕杂味,人性也怕变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成年之人,若能远离杂味,留得真香,便难能可贵。真香不失,青史无名也风流。

茶为天地蕴泽的灵物。谚曰:高山云雾出好茶。阳光、雨露、沃土、清泉、山花、野果、蜂蝶、飞鸟……这些,都有利于茶得天地之精华,聚灵动之神魂。春暖花开,嫩芽勃发,摘其芽叶,历练成茶,品种各异,形体不一,但大都干燥紧缩。外观玲珑秀丽,内里藏龙卧虎,遇水如梦初醒,青春焕发,犹如重生。

绿茶红茶发酵茶,淡香浓香板栗香,在不同的水温下渐渐复苏,释放出本真灵性。杯杯传情,相似又不相同。句句铭心话,是家常又非家常。喝到至美,满脑清爽,浑身轻盈。

不觉日短,但嫌夜长。明月高挂,星光灿烂。宁静之极,心无二用。若梦若醒之中,一幕幕回放,虽无高谈阔论,却令茅塞大开。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茶的价值,精于历练,贵于奉献,人生价值岂不如此?莫忘世间兴衰事,只看人生三万日。道可道,非常道。明心见性,大道自然。守始如一,无怨无悔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