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 教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六尺巷,用两个三尺砌成的佳话


张本波

周末,呼二三老友,东出信阳,驰行沪陕高速,路况极佳,久雨乍晴,天空泛蓝,视野是远远的广阔,心情也是爽爽的开朗。入皖界,抵合肥,小憩,再往南,便到了令人心动的小城——安徽桐城。

如今已经作为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的桐城市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在清代乾隆至清末时期,那可是以“桐城派”名满全国的文化领袖之城。当时以方苞、姚鼐领军的桐城派,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独步天下,小小一县竟然推出了1200余位作家,2000多种著作以及数以亿字计的古文献资料,洋洋大观,汇聚了桐城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再早一点时间,也还是在这座县城,存有另外一个美好的故事:六尺巷。

六尺巷的原址就位于桐城市内,车到了桐城闹市区的六尺巷,就看到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窄窄巷子。它长百余米,净宽六尺,两侧青砖砌墙,脚底卵石铺路。近处两旁树木高大,遮天蔽日,游人三五成群,鱼贯而入,无喧闹,无惊诧。此处虽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算3A景区,全无半点景区商业氛围,不售门票,也难找到导游,只让游客任性地走,从容地理解。

巷子分两头入口,我是从后门这端进的,也没看出什么名堂。然后从正门这端出来时,只看见一群人在一块巨石前拍照留念。我上前探望,才见到了巨石从左到右,刻有一首署名张英的打油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此诗近乎白话,浅显易懂,分明是在讲述一件往事。我抓紧用手机百度了“六尺巷”,这个故事蓦然跳入眼帘。

原来,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朝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世代居住在安徽桐城,他的府第与另一个望族吴姓宅地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时要占据张家的空地,引起了张家不满,一纸诉状告到县衙,县官慑于两大名门威望,难以决断,无可奈何。张家自以为受了侵犯,不依不饶,一气之下就写信给在朝廷做官的张英,意在让其出面摆平这桩纠纷。不料张英展信阅毕,淡淡一笑,大笔一挥,就写了28个字的“让墙诗”退回桐城老家。张家人读诗后立马领悟,毫不迟疑地后退让出三尺地基。吴家更是感佩万分,觉得张氏家族虽然有权有势,却不以势压人,也后退让出三尺地基,于是就空出了六尺宽的闲道,被世人誉为“六尺巷”。

我看完这首刻于石上的诗后,决定再重走一遍。回头走这百余米时,再细量一下宽度,就是两个三尺的宽度合筑的六尺巷了。至于哪面三尺是张家的,哪面三尺是吴家的,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六尺里所包含的,这边三尺是礼,那边三尺是让;这边三尺是仁,那边三尺是义;这边三尺是和,那边三尺是谐……

这个平凡而又神奇的六尺巷啊,真可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篮筐,不仅可以装进古时的《张氏百忍歌》《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等,还可以把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置其中,盖在最上层,作为封面,供国人铭记,让世人传承。

一向谦逊的张家人,虽然主动率先让出三尺地基,但也不会把自家的家书“让墙诗”晒出来炫耀传示他人,而同样情真意重的吴家自然也不会看到这首打动吴家的诗了。作别六尺巷时,我就想替知礼的吴家口占拙诗一首,以此回赠可敬的张家吧:“两家毗邻只是缘,和睦相处谈笑间。时光流逝千年后,再聚堪比登天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