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红绿共舞展新姿


——写在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曹新俊

8月27日,息县大埠口渡口,河水滔滔,奔流不息。

70年前的今日,刘伯承在此竹竿探水,留下了一段“将军试水”的历史佳话,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派覆灭的丧钟;

70年后的今日,刘邓大军渡淮广场、纪念碑和陈列馆在此拔地而起,时时展现着那段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对于信阳来说,这里不仅有着刘邓大军渡淮这样的浓郁厚重的“红色气息”,还有浑然天成的“绿色宝库”。得益于“红绿共舞”,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播撒火种 孕育革命

信阳之美,美在红色遍地。

信阳是红军的摇篮,是将军的故乡,是一座革命红城。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信阳就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培育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万海峰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出,留下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

罗山县何家冲村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这里有饱经风霜的何家祠和何家大院,有古朴的房舍,还有那棵粗壮的千年银杏树。“在村里,红军都是用钱向老百姓买东西。要是一时钱不够,也一定会打好借条,可讲理了,他们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当年孩童的何国忠,虽已耄耋之年,但一提起当年的事,仍记忆犹新,“我还给红军送过信呢,是他们的地下交通员……”“当年的何家冲,家家户户闹革命,家家户户有忠烈。在村里老人的口口相传下,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几乎都能讲出那段红色历史。”土生土长的何乾龙介绍,现在村小学每周都有一节德育课,主要讲的是红二十五军军史,就是为了让村里人代代都铭记那段光辉岁月。

在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里,一幅将军试水的浮雕栩栩如生。刘伯承站立船头,手握长竹竿探水,将军身后有一位划船的船工,十分醒目。这位划船的船工就是该县埠口社区居民王武军的父亲王文炳。

面对这幅浮雕,王武军向记者讲述了其父为刘邓大军撑船的故事。

1947年秋,16岁的王文炳像往常一样在淮河上撑船。一天早上,一位干部模样的军人挨家走访,问乡亲们谁能帮部队撑船过河?一向对解放军有好感的王文炳立即答应了。第二天凌晨,一位50多岁、戴着眼镜的军人(后来得知是刘伯承)和蔼地让王文炳撑船带他们一路向南。这位军人手握一根长长的竹竿不停地探测,或许是老天帮忙,那几天淮河水特别浅,随即部队就收到了渡河的命令。而这,也是“将军试水”典故的由来。

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商城起义,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转战大江南北,乃至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都有何国忠、王文炳这样千千万万信阳儿女的无私支援甚至牺牲,才树起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

山峻水丰 美如画卷

信阳之美,美在青山绿水。

对于信阳来说,这里不仅是革命红城,还是生态绿城。信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从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一时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首先把需要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圈起来,禁止开发;在城市建设阶段,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水系。“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城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是其真实写照。

作为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信阳地处大别山区,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4,境内拥有530多种野生动物和2000多种植物,居全省之冠,森林覆盖率36.11%,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横贯信阳,境内干流长度363.5公里,占千里淮河总长的三分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这里有云中公园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这里有风光旖旎的南湾湖,景区青山叠翠、绿洲点点,湖面烟波浩渺、水质清纯。湖中形态各异的61个岛屿,错落有致地散落于碧水之中,犹如碧珠洒盘,景象万千。游客来南湾湖风景区旅游休闲,看湖光山色、听鸟语蝉鸣、品信阳毛尖、赏奇花异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这里有森林氧吧黄柏山,景区内山清水秀、沟谷幽深、溪水长流、潭瀑众多,自然风光绮丽,人文景观丰富,有闻名三省、始建于明代的“楚豫禅宗”法眼寺、六祖慧能弟子无念禅师的墓塔息影塔。

…………

青山绿水育好茶。信阳有好山好水,又在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为1135毫米的环境滋养下,最终孕育出了茶中精品——信阳毛尖。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评价:“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作为世界绿茶珍品,信阳毛尖获的巴拿马国际金奖,这一奖项代表了中国茶叶的至高荣誉。今年5月20日,信阳毛尖被授予“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仅次于西湖龙井之后,位于“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位。

红绿辉映 蓄势而发

信阳之美,美在红绿辉映。

对于信阳来讲,好山好水无疑是大自然赋予信阳的最好礼物,再加上厚重的红色文化,带给信阳无穷的竞争力,让全域游蓄势而发。

“我每年都会来信阳玩,已经连续7年了。之所以常来信阳,就是感觉信阳除了山好水好空气好,还有很多红色景点。一家子过来,既能体验自然风光,又能感受红色文化。”常来信阳游玩的郑州市民樊军强介绍,来信阳游玩的感觉是在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像樊军强这样来信阳游玩的游客,每年都数不胜数。

“十二五”期间,信阳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旅游收入占到信阳市GDP的近4%。特别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依托浓郁厚重的红色革命气息和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信阳共接待游客约22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6.1%。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乔新江在市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五个信阳”的目标,尤其是建设生态信阳,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共鸣。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乔新江提出了“良好的生态是信阳加速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为了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信阳大力实施环境治理。信阳牢固树立“生态立市”发展理念,从大气污染防治到重点领域整治,从污染减排治理到农村环境保护,把源头,重监管,强减排,促发展,推动一系列治污“组合拳”出台,彰显了信阳对环境保护的决心。信阳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空气环境质量连年名列河南省前茅,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组莅临信阳期间,更是对信阳的环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信阳开展旅游综合规划。信阳在中心城市外围规划实施鸡公山旅游度假区、灵山旅游度假区、天目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环南湾湖茶休闲走廊、出山湖旅游度假区,打造“三山两湖”环城市生态旅游休憩圈;在东南部,围绕新县、商城布局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带;在东北部,依托光山、潢川、息县布局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同时,信阳还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打造了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鄂豫皖苏区红色首府等一批精品景区,创建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6个;旅游星级饭店发展到33家、旅行社45家;商务快捷宾馆、农家宾馆、家庭餐馆2800多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如今,信阳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3A级景区15个,有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

对于老区信阳来说,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让老区人民享受到了“发展红利”“绿色福利”,更拓宽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平桥区郝堂村村民曹永根一直以种茶为生,茶叶炒制好后就得赶紧走几十里路卖给茶贩子,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每天就在家门口炒茶,随随便便就把茶叶卖出去了,日子可舒坦了。”

曹永根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信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信阳为了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打造了平桥区郝堂村、商城里罗城村、新县西河村、罗山何家冲村等一批闻名全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原生态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热地。目前,信阳初具旅游规模村庄达125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2500多家,约有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3.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乡村游成为信阳老区最好的扶贫产业。

红色精神润人心、绿色发展路宽广。如今,勤劳勇敢的信阳人民,早已吹响了红绿交融发展的号角;未来,信阳必将红色常在,绿色常新,面貌更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