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稻虾田里“长出”黄金大产业 桂建芳称赞潢川虾稻共作为全国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


本报讯(记者 龚立堂 通讯员 晏乾坤)良田千亩,水清稻绿。远处,几只白鹭倏地从田间飞起,在空中翩跹舞蹈。记者昨日在潢川县踅孜镇八里村文尧水产“稻虾共作”养殖基地看到,广袤的农田里镶嵌着一道道回沟,中间是生机勃勃的稻田,四周回沟是小龙虾栖息地,在外围连通沟渠处立着一排防护纱网。中科院院士桂建芳高度称赞:“潢川‘虾稻共作 ’的综合种养方式,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循环农业、效益农业的生动实践,为全国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提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样板,是稻田综合种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稻田养虾,虾不离稻,稻不离虾,“稻虾共作”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将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融合为一个生态系统。 “稻虾共作”可以实现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高效”,既提高了管理区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小龙虾选择潢川,是良好水域生态环境的必然;潢川选择小龙虾,是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户脱贫致富的必然。”潢川县委主要领导说,潢川是著名的“水乡园林”“鱼米之乡”,境内湖泊众多,水网密布,生态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龙虾繁育、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水产业是潢川的支柱产业,在内陆渔业发展中一直处在全省领先地位,特别是养的马蹄鳖闻名全国,发展‘稻虾共作’有基础。特别是潢川有文尧水产、宝树水产两家龙头企业,先后取得了加工出口注册备案和自营进出口资质认证,并获得了美国、欧盟等卫生注册。目前,该县小龙虾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200多名,已建成了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小龙虾完备产业链条,在国内外形成了重要影响力,“稻虾共作”模式已经成为潢川现代农业产业的硬支撑。

潢川“稻虾共作”这条精准脱贫“致富路”,是省委书记谢伏瞻指引的。去年11月,围绕“促进大别山区特色产业发展”主题的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在河南召开。会前,谢伏瞻会见了湖北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当时,张昌尔向谢伏瞻介绍了湖北搞龙虾养殖的情况。谢伏瞻一听,就留了心,并指示信阳学习湖北的经验,然后做一个示范,带动当地发展龙虾养殖,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2016年年底以来,潢川县立足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 中国优质糯米之乡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优势,按照因地制宜、政策扶持、产业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科技指导的思路,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的意见和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等文件,对于“稻虾共作”连片养殖规模5亩以上或标准化池塘养殖20亩以上,每亩给予40元的扶持奖励;“稻虾共作”20亩以上或池塘养殖50亩以上,每亩给予50元的扶持奖励。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种养热情。

记者来到双柳树镇李成刚养殖场,只见工人正将一网网小龙虾从水里打捞上来,鲜活的小龙虾用有力的钳子拉扯着网,想要挣脱出去,煞是喜人。该基地负责人高福友正忙着和工人一道捞小龙虾,把小龙虾装上车,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高福友眉开眼笑地说:“采用“虾稻共作”模式后,每亩稻田可以产龙虾150公斤、水稻400公斤,比单种水稻可多增收,投资少,效益好,让稻田成为我们农民的‘聚宝盆’!我们的小龙虾3月就上市了,潢川小龙虾走俏市场,每天都有周边地市和外省的经销商过来采购,8钱左右的可以卖到30多元一斤,一两以上能卖到50多元一斤,小的一斤也能卖到20来元。我们的200多亩田当天所产的虾当天都能全部卖光,每天都能挣三四千元,好的时候每天能挣七八千元。”

稻虾产业在潢川风生水起:小龙虾供不应求,生态稻米受市场追捧,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县小龙虾养殖规模由去年年底的不足两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养殖面积增加了近两倍;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达52户,文尧水产公司、黄国粮业、华莱时代小龙虾专业合作社、金园家庭农场更是达到了1000亩以上。

虽然说“稻虾共作”有好的前景、好的政策、好的效益,但大规模养殖以后,养殖户仍需解决清塘、饲养、防病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为此,潢川县水产局、县农业局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学习班,邀请省市水产专家讲课,将养殖户急需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同时,建立“虾稻共作”生产档案,实时掌握“虾稻共作”生产情况;让“虾稻共作”的技术传送到微信群、走上互联网,全方位开展技术宣传。去年年底以来,全县共举办“虾稻共作”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现场技术指导4000人次,深受养殖户欢迎。

“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在全县迅速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力争到2021年,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带动20万农民脱贫增收,形成继华英鸭、糯米粉之后的又一个百亿产业集群!”对于未来稻虾产业发展,潢川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