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涛

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在解决上下班通勤刚需,满足“最后一公里”出行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时下热门的出行工具,它们深受市民的青睐。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遍布城市中的自行车零售店。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自行车零售店发现,有些店铺已陆续关门或准备关门,但还有一些店主依靠其他副业苦苦支撑着,期待重新迎来自行车店的春天。

自行车店一个星期只卖出两三辆车

礼节路,曾是自行车零售门面的聚集地,街道两侧遍布着各个品牌自行车的经销店。昨日上午8时,记者在该路段看到,几家自行车店里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偶有几位来问价的也都是想买山地车,传统自行车鲜有人问津。

“我在这卖了十多年的车,最开始只卖传统自行车,后来跟着潮流也卖山地车和电瓶车。这两年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在信阳普及了,店里的自行车销量受到很大影响。”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亏损倒不至于,只是基本不挣钱了,自行车每个月卖不出20辆,好在我也卖电动车和山地车,这两样的行情还是可以的。现在只能先看看行情,过两年不行就不干这一行了。”

许多市民不考虑买传统自行车

在北京路一处共享单车投放点,市民李女士正在扫码取车。记者了解到,在共享单车没有在信阳普及之前,她都是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我家就在北京路中段,上班地点在羊山,以前坐公交需要20分钟,赶时间的时候还要打车,现在骑共享单车只需要10来分钟,既锻炼了身体,还省了钱。”

随后,记者在市区逛了近一个小时发现,骑传统自行车的人确实很少了,零零散散有,也都是年龄比较长一些的人。在浉河公园边上一处停放自行车的地点,记者注意到,往日尽是自行车的停放点,如今自行车也是寥寥无几。

自行车行业有人选择关门,也有人难中求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往日的自行车店有人选择关门,有人通过转让减少损失,但也有人苦苦坚持,在艰难求得“一线生机”。

在胜利路南段的一家店铺里,店主告诉记者,当初几名合伙人都是自行车爱好者,因为热爱自行车骑行而开起这家自行车店。“共享单车对我们的生意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我们主打山地自行车,如今骑行的人多了,购买山地自行车的人反而有小幅增加。”店主笑着介绍道,“换个角度看,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流行,是在为我们这样的骑行店培养潜在的客户呢!”

采访中,记者辗转找到一位单车俱乐部的负责人刘师傅,从事自行车行业已有30余年的他告诉记者:“当共享单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服务时,作为传统的行业如果不适时改变自身观念,不及时跟上市民需求的节拍,不主动提供一种便捷的服务,受到冲击也不足为奇。”

刘师傅介绍道,如今坚持骑传统自行车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自行车行业终将会在历史的浪潮中退隐。传统自行车行业要想难中求生,就得从供给侧角度去深入研究市场,去挖掘市民需求点,做一些大胆又惠民的创新,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