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中 原 孝 女


——记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刘交交

本报记者 时秀敏

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瘫痪在床。面对不幸,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坚强面对生活,从求学到工作,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竭尽孝道。26岁的她,用多年艰辛诠释了新时期的孝心故事,彰显了中原孝女的责任担当。

她就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河南省鹿邑县伯阳双语中学教师刘交交。

刘交交是周口市鹿邑县杨湖口镇庞庄村人。2010年,刘交交参加完高考才知道,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不久,父亲去世。面对残疾的母亲、年事已高的奶奶、正读高中的妹妹,刘交交用瘦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和生活的重担。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商丘师范学院,以便能够照顾家人。

进入大学后,刘交交省吃俭用,边上学边打工。她发过宣传单,做过家教、促销员等。每年寒暑假,她还到外地去打工,艰难维持着母亲的医药费以及妹妹和自己的学费、生活费。

2012年9月,母亲病情加重,因脑梗偏瘫,刘交交向学校请了假,用打工挣的钱带妈妈去看病。在医院,她独自一人照顾妈妈,帮妈妈做恢复锻炼。一个多月后,既不想放弃学业,更不放心妈妈,刘交交决定带上妈妈去上学。她利用打工存下的钱,在学院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把妈妈接到身边照顾。

每天早晨天不亮,刘交交就会起床做饭,为母亲穿衣洗漱、喂母亲吃过饭后,再去上课。上完两节课后,她就跑回家伺候母亲大小便,再跑回学校继续上课。就这样,刘交交每天要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往返数趟,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除了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还患有癫痫,心情波动较大,常常因为小事“怪罪”女儿,这时刘交交就会像逗小孩一样,用幽默的语言逗母亲笑,并求得母亲的“原谅”。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妈妈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刘交交无怨无悔。得知刘交交情况后,学校专门为她申请助学金,组织爱心捐款。她所在班级的同学,组成爱心志愿队,轮流帮助照顾她妈妈。

2014年,刘交交大学毕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带着母亲,回到家乡任教。虽然照顾母亲让工作生活更加忙碌,但她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教学成绩突出。教授知识的同时,她用自身经历,教会学生们孝道和责任。她说,母亲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她的家在哪儿,母亲就在哪儿。

刘交交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