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 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人在那儿 心就在那儿


本报记者 李浩

虽然坐落在罗山县灵山脚下的灵山镇高寨村离信阳只有40分钟左右的车程,但一直到走进村部之前,我对即将在这里生活15天的小村庄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印象。

但是走进村部,我却有些诧异。四间小房子外加一个小院子,旱厕,没有无线网,作为一个非贫困村,高寨村村部虽然干净整洁,却给人一种贫困村的气象。

然而,贫困的是外在,却不是村民的精气神。15天驻村蹲点的日子过得充实忙碌,让我了解了高寨村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生活在基层人群的艰辛、无奈。让我认识并熟知了一批村干部,一批帮扶干部。他们亦工亦农,既是上级政策措施的宣传者、执行者,也是民情民意的代言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和事佬”。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有为人处事的质朴、有干事为民的担当、有缺乏文化的尴尬。他们也会抱怨,发牢骚、曝粗口;他们在做公家事时,也会夹带点小“私心”;他们有时有苦难言,他们说现在农村工作真难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时候线多了,针眼穿不过去,但他们尽心尽责。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村干部的难处与不容易,体会到了村民种田的艰辛,看到了昏暗灯光下贫困党员、贫困群众家境的窘迫。

但同时,他们也是一群伟大的人,正是有了这一批村干部,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摆脱贫困。高寨村是一个非贫困村,同时也是一个党建工作示范村。村支部书记高正军最爱“考人”。记得有一次一位专门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来村里了解党建工作,高书记上来就开始“拷问”他:“党建工作中的‘三强三育’是什么?”看着上面来的领导哑口无言的样子,高书记便奚落道:“我们村干部都知道,你还负责组织工作,都不知道哩。”我想这也正是高寨村能被评为党建工作示范村的原因之一。党组织坚强有力,我想这也更是高寨村脱贫的“高招”之一。

驻村蹲点,人在那儿,心就在那儿,干劲也就在那儿。15天蹲点,让我们相知了高寨,更真实地了解了高寨,也得到了一点感悟:农村苦乐事,村民自知之,要想过得好,除了自强外,支部还得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