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播撒爱的种子


本报记者 李小然

“我喜欢打篮球,没事还喜欢做数学题,觉得很有意思。”“数学平时考多少分?”“140分以上吧。”“满分多少?”“150分。”

记者眼前这个个子高高、眉目清秀的男孩叫洋洋,是潢川县白店乡龚营村人,刚来到县城上初中的他,成绩优异。一席对话,让昨日前来送助学金的潢川县“蒲公英微公益”志愿者们相视而笑,倍感欣慰。志愿者孙李娟还跟洋洋约定,周末把自己8岁的儿子带来和他一起打球。

洋洋的父亲很早过世,母亲也离开了这个家,年迈的奶奶把他拉扯大,现今,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志愿者们担心家庭的破碎和艰难的生活会给年幼的洋洋带来心灵上的创伤,他们除了定期给洋洋送来助学金、文具、衣物之外,还格外关注他的内心成长。洋洋也十分争气,虽然日子清贫,但他成绩优秀,性格开朗,孝顺善良。

离开洋洋家,志愿者们来到龚营村贫困生王晨家中。王晨今年7岁,刚入小学,颇为腼腆,却不失礼貌。接过志愿者们送上的助学金后,他便立刻羞涩地躲在房间的角落里,听奶奶与志愿者们交流。见此情形,孙李娟走上前和王晨沟通,“还记得阿姨吗?”“记得。”“你不是喜欢画画吗?最近还在画吗?”“才画了一幅。”说着,王晨从书包里拿出一幅画,和孙李娟说起自己的“创作”。

走出王晨家,几个志愿者交流起如何让贫困学生有尊严地获得资助,在物质援助之外如何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帮扶。孙李娟说:“贫困生们有他们的骄傲,也有关于自己的生活与欢乐。当我们想着用物质去帮助他们的时候,是不是更要用心去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用心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同行的匡联务点点头,赞同道:“我觉得,以一种比较平常、自然的方式资助更好。尊重学生个人的想法,既让他们认识到接受帮助是一种很正常的、应该的行为,又没有抵触心理。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蒲公英微公益”志愿者一行边走边交流,继续向下一个贫困生家中走去,朴实而又真切地播撒一颗颗带有温度的爱的种子……(文中贫困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结束语:

用心灵倾听群众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采访,从6月16日开始的“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主题采访活动到今天正式告一段落。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本报选派的两批9名记者共采写发表新闻作品43篇,他们以体验式报道和融媒体传播,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效。与以往走基层活动不同的是,在这次活动中,记者们冒着酷暑高温,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将真情实感倾泻笔端,抓好基层“活鱼”,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历程、创新举措、典型模式和丰硕成果,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虽然结束了,但“走转改”永远没有终点,在未来的日子里,信阳日报的记者们将用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报道呈现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相关报道见今日4-5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