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升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别山人,生于斯、长于斯。大别山,它不仅仅是有着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的气势,更是有着与三山五岳、南国北国迥然不同、别具一格的风采。
气候有别。位于安徽、湖北、河南省交界的大别山,西接桐柏山、东延张八岭,几乎位于中国南北气候区的分界线,气候不干不湿、不冷不热、不旱不涝:降雨量比南边少,比北边多;气温高于北边,低于南边;湿度又较北边湿润,较南边干爽,正可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温和日丽、清风送爽的天气,造就了大别山别样的风采,使游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名副其实的宜居胜地。
生态有别。北方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和红薯等旱地作物,南方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大别山区则是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或一季油菜一季水稻,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庄稼。生态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使种植业、养殖业得以兴旺发展,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饮食有别。大别山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此地的饮食口味兼有南北风格,呈现多元化;这里食材有鸡鱼鸭肉,山珍野味也基本是一应俱全,适合东西南北各方人士的饮食习惯,而且都是无污染的天然健康食品。各地人到大别山来,都能品尝到可口的美食。
文化有别。大别山的文化特点素有“吴头楚尾”“豫风楚韵”之称,既有中原文化的豪放,又有楚文化的激扬,还有吴文化的婉约。南北戏曲豫剧、京剧和黄梅戏在大别山区都深受欢迎;大别山民风民俗多以歌舞形式表现出来,悠扬妙曼、水乳交融、雅俗一体;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大别山民歌唱遍全中国,唱进中南海。大别山文化以兼具南北风格的艺术魅力引领风骚、异彩纷呈。
贡献有别。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队伍,其中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会师,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别山区每年都走出一大批大学生和青壮劳动力,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贡献力量。可以说,大别山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许许多多无私的奉献,推动了中国革命解放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景观有别。自然的造化、人类的活动,造就了大别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成为生态游、红色游的好去处。这里的自然景观集优美、险峻于一体,既有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国家森林公园黄柏山,豫鄂皖紧邻的金刚台、天堂寨地质公园,还有以“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闻名于世的麻城红杜鹃景区。红色景点更是数不胜数,有鄂豫皖首府新县,有商城起义、黄麻起义、六霍起义和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有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何家冲,还有传奇将军许世友的新县故居和将军墓,更有二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红安县。加之大别山独特的文化、饮食,到大别山一游,身心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升华,大饱眼福、口福,让人有“大别归来不看山”的满足感。
相传,西汉汉武帝登上大别山主峰,欣赏南北两侧景色不禁赞叹:“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的风光就如那满山的映山红,叙述着春夏秋冬、古往今来,歌颂着前人的荣光与伟业。
近年里,国务院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这些政策像春风吹拂着大别山的山山岭岭,像火种燃起了大别山人民心头的期望。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加大对大别山扶贫开发支持力度的大背景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老区将会快马加鞭地发展,大别山面貌将会日新月异,大别山人民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