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高寨村引资出“高效”


本报记者 李浩

“灵丰园今年可真是要‘灵丰’了!”紫红的葡萄点缀在满眼翠绿的叶子下,昨日,望着一片丰收的场景,罗山县灵丰园农业生态园销售总监龚本富笑得像个孩子。

是啊,怎么不乐!灵丰园在罗山县灵山镇高寨村“落户”3年以来,真正实现了销售对投入的初步“反超”。

这种“反超”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偶然是因为“反超”的速度超过了预期,必然是因为在这里凝聚了一大批干事创业之人。

2014年灵丰园落户灵山镇高寨村和董桥村交界之处,计划投资2.4亿元,流转土地3000余亩,准备在此发展融水果采摘、旅游度假、休闲垂钓和生态餐饮等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产业。

消息一出,村民们反映各不同。有人兴奋:这么大一个企业来俺们高寨村,肯定能带动村里发展!有人心怀疑虑:投资这么多钱来俺们村是不是要“偷走”俺们的土地?有人抵触:企业做不好把俺们的地“弄坏”了咋办?

然而随着几年来生态采摘园一步一步完善,村民们的诸多顾虑被打消了,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

80岁的贫困户江大秀因患有肺结核和先天性心脏病,自留地常年撂荒,土地流转给灵丰园以后,每年都有稳定的土地流转费用,并且还能参与分红。“过去天天流泪,现在天天过年!”见到记者时这位耄耋老人颇为清楚地向记者传达着她对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

而同样对生活颇为满意的还有高寨村村民高尤华和肖明亮。他们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灵丰园,每年可以获得500元一亩的土地流转金,同时在灵丰园务工还可以获得一天80元的劳动报酬。“在家门口能挣钱,还能在家带带孙子,给儿子减轻点负担,挺好。”高尤华话不多,三言两语却也都句句在理。

而对于肖明亮来说,在灵丰园务工还有着另一层意思。“我的地流转给了灵丰园,我得看着,别把我的地种‘坏了’!”肖明亮哈哈一笑。

种地之人特别上心,企业在此也更为放心。两“心”一合,就合出了高寨引资脱贫引来的“高效”。

可不是如此吗?高寨村党支部书记高正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稻谷也就收入一千多元,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了,什么活也不干就有500元,如果想多挣点,在灵丰园里打打工,一年几千元肯定没问题。

土地产业化,比起老百姓自己种地既清闲又增收,这可真是一节甘蔗两头甜,引资出“高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