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磊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平桥区平昌关镇灌塘安置点建设工作,那便是“心情”,整个安置点从房建工程动工到基础工程扫尾,都离不开所有移民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和眷眷之情。请随记者一起,来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灌塘安置点共有455套安置房,其中包含整个刘集村425户移民跨村后靠安置,另有灌塘本村移民26户、石桥村移民4户,安置点四周交通便利、环境怡人,北临长平路,南倚环库路,西侧是40米宽的迎宾大道,东望本村合作社的高产莲藕塘。虽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工程进度和质量在全区也处先进之列,但他们的移民之路却走得有些艰辛。
移民之路始于心 以身作则我先行
灌塘安置点有74户移民安置房建设涉及好几个乡镇刘姓村民的祖坟迁移,问题因此变得复杂起来。村党支部书记杜光付和包村移民干部马光明立即开始走村串乡,日夜奔走于这些村民之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沟通、协商。一刘姓村民说:“老杜和小马,为了移民工作一两个月都不回一次家,恨不得住在我们家里了,大家知道出山店水库是国家的大工程,可一跟祖坟有关系,心里还是不舒坦。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一老一少跑细了腿儿、磨破了嘴儿,我们也不忍心呐!”经过5个月的耐心动员,他俩终于做通了这些村民的工作。与此同时,环库路和防护工程中8个标段共1003.28亩的用土需要从刘集村采集,这意味着村民们3年内将无法继续在这里种粮,移民们心中不舍,土地迟迟未动。这时,杜光付第一个站出来说:“先取我家这20亩地。”村民兵营长袁同江也跟着说:“我家地多,先取我的80亩地。”看到移民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之前做不通工作的移民们也陆陆续续开始主动配合工作。今年3月中旬,这74套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开始动工,经过3个多月紧锣密鼓、加班加点的工作,6月30日,整个安置点的房建工程全部完成。7月1日,安置点转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民心工程高质量 精打细算有保障
今年夏季,时而酷热难当,时而多日大雨,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为保证施工质量,灌塘安置点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指挥部,顶住恶劣的天气,先硬化主路以方便后续工程运料,此举有效地减轻了雨、热天气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有一天,包村移民干部马光明在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运料车在转弯时,道路纵横交叉拐角处的承重量会大幅增加,拐角处有一小块被大车压出了一道裂纹。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方案,大家最后决定拆除原来的分体直线式喇叭口,将其重新施工改为整体弧线形,这大大提高了转弯处的承重上限和强度,既美观又实用。如今4米的宅间道夹在两侧各一米的绿化带中间,整个安置点布局规整,横平竖直,犹如等待检阅的仪仗队一般,令人心情舒畅。
杜光付告诉记者:“移民安置建设是民心工程,我也是移民中的一员,将心比心,我们肯定要把质量做到极致。”为此,所有安置房的门窗都选用了品牌产品,每一扇门的价格都在3500元左右。通过征求移民的意愿,所有道路两侧的路沿石选用了花岗岩,并对各个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不仅保证了精工精料,还做到了精打细算。在整体工程开工之前,出于为全局工作考虑,杜光付建议施工方尽早采购建筑材料,日后不但需求增多供不应求,而且价格还要上涨,于是指挥部经过多次会议商定,决定了由11个施工单位一起采购材料,统一高质量高标准,大批团购,量大价低,物美价廉,用一样多的钱,干出了不一样的活,此举保证了灌塘安置点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出山店水库平桥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远清笑着说:“这既保了质量,又省了钱,还没耽误进度,施工单位还要感谢你老杜,姜还是老的辣呀!”
故土迁安总关情 新型社区惠移民
灌塘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拥有诸多全镇级别的称号,例如占地12亩的全镇标准化幼儿园,全镇安置点唯一拥有集会议、餐饮、文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礼堂,这些配套设施都充分征求了移民的意愿,并通过可行性研究商讨而制定。
村里专聘的移民干部付西生深有感触地说:“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走,只有我们经历过的移民才懂得这其中的眷眷之情,虽然即将搬进新型社区,迎来新的生活,但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少了些什么呢?那曾经的房前屋后,老树黄狗……没有亲历过的人自然无法体会。移民干部们正在用新的规划蓝图引导着村民向过去告别,在社区南、北两端分别新建两个新型文化广场,南部广场占地16亩,北部广场占地9亩,将来这里不仅会有绿树环绕,还会有健身运动器材、休闲娱乐场所,两个广场中间错落着两座已完工的独立公厕和一个在建的垃圾处理站。文娱教体,功能景观,一应俱全。为让移民们住得舒心,村里多次征求了33户一层户型移民的意愿,将传统的单卧旧户型改良为两卧一厨一卫一厅的新户型,并召集300多户两层半户型的移民们开会商讨,分出了122套商住两用两层半户型和236套纯住宅两层半户型。移民干部们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眷眷之情爱如山 只问付出不问还
据灌塘安置点的工作人员介绍,仅采访当天,平昌关镇党委书记王德宪就4次来到该安置点,后来记者才知道他每天都要绕着全镇的每个安置点转一圈,实地考察施工现场并适时协调解决问题,上百天如一日。马光明,镇包村干部,妻子怀二胎期间他竟连续两个月不离工作岗位,坚持奋战在工地一线,孩子出生后只回去陪护了两三天,就又回到安置点继续工作。杜光付,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坚持在施工现场,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亲如一家,成为群众工作的中流砥柱。付西生,村里的聘用村干部,放弃从事了几十年的建筑事业,带着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满腔的热忱,投身到移民安置建设工作中来,他所负责的规范移民资金核销在全镇甚至全区都是先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待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灌塘安置点移民工作小组将在社区内树立功德榜,上面写明每栋楼的施工责任单位名称。消息一传开,11个施工单位摩拳擦掌,形成了在进度上争快慢、在质量上较高低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