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科 教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生命在于科学运动


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主任 朱志刚

从马拉松到广场舞,从马甲线到人鱼线……自从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不知不觉中,“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健身已经成了“社会时尚”。

生机勃勃的“全民运动”图景确实很美。然而,运动一定会带来健康吗?实际上,运动具有两面性,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增强身体素质,但如果运动不当,或者运动过量就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近年历届冬奥会上,每100名运动员中就有14例运动员受伤事件发生;在夏奥会上,每100例中就有13例运动员受伤事件发生。在国内,马拉松因为出现猝死和伤病事件而频上头条,即便是最普通的跑步也很“受伤”,《哈佛大学报》统计的数据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伤比例高达80%—85%。

从运动到健康之间,我们是不是还缺少了什么?很多学者对此表示出担忧,纷纷提出了“生命在于科学运动”的全新理念,而“运动处方”这一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运动处方与医疗处方同类,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他发现有效的、科学的增加运动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处方随之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种运动锻炼的方案治疗冠心病很有效,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类似医生开处方的形式规定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做到对“症”下药。目前,运动处方在美国已经非常规范了,只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获得运动处方师的资格后,才可以开出有法律效力的运动处方。中国现在正处在学习阶段,并借鉴美国运动医学会的一些做法,进行推广。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健康引入政策,对“运动处方”有着比较清晰的表述。一要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二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健康的运动处方,就是帮助人们找回生命健康离不开的运动。运动是营养,运动要多样化,运动是满足生命健康的基本需要,运动处方是为了治疗运动缺乏症。运动处方要包括运动的量,如运动时间、运动距离等等;运动强度,如心肺功能强度,抗阻力力量练习强度、拉伸强度,以及平衡、灵敏、协调运动的难度等等;运动种类,也就是运动健康要素的种类。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有可能吃饱了但是营养没有得到全方位的满足。运动也一样,不是说每天打球、跑步的人就一定健康,运动不能单一,运动要全面、平衡、系统、科学。

因此,运动处方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运动的安全性,这包括心肺功能的安全、血糖安全以及伤病安全;二是运动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又分为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运动能不能预防各种疾病,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真正的效果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远期效果;三是运动的可持续性,没有效果的运动是没有必要持续的,而有效果的运动也需要通过快乐的获得感才能得以持续。总之,运动是健康的良药,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更是锦上添花。通过体育工作者、医生和运动者的携手努力,打造一个体医融合的全新健身运动模式,我们的全民健康的梦想就一定能早日变成现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