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残疾人贫困户梁锡金真情坦言——

“政策再好,还得靠自己干!”


本报记者 郭靖

在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梁锡金不仅穷得很出“名”,当地还流传他的一句“名言”:“政策再好,还得靠自己干!”

6月26日清晨7时许,山村的田野里还笼着一层薄雾,梁锡金家的大门已早早打开。走近一瞧,他与司机正忙着检修一辆小型运沙车。

第一次见到梁锡金,是在全村贫困户扶贫大会上。那天,村里交流贫困户的帮扶、脱贫情况。会上大家讨论,“他家是村里条件最差、生活最难的。”“别人争着要低保要帮扶,他从来不争。”……几番话下来,坐在村部会议室后门旮旯的梁锡金眼里闪着泪光。

回想起那天的情景,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国家帮了我那么多,政策再好,还得靠自己下劲干。”

今年46岁的梁锡金,小时候患病落下双腿残疾,打工一直没着落,房子塌了没钱盖。2015年妻子因病去世,他一个人拉扯着7岁的智障儿和年仅2岁多的脑瘫幼儿,日子愈发困难。

面对这情况,村里人都替他发愁。“他家情况特殊,去年8月,被确定为政策性兜底户。”村支书王健介绍。

记者了解到,杜畈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有100户、410人,其中2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他家是其中之一。在帮扶中,梁锡金一家三口享有A类农村低保、助残补贴、大病救助等;村里还申请了民政部门的危房重建资金,帮他盖了新房。

年轻时,梁锡金曾在一家机械厂做过配件,会些修车手艺。新房建好后,他看到门前过往的农用机动车多,便自学了机动车修理知识,扩展了维修范围。

人勤地不懒。“修修补补,也能挣个油盐钱。”提起修车,梁锡金显得格外高兴,走到一台拆胎机器旁,提高嗓音说:“这是俺帮扶责任人送的,有了它能省一半的力气。”

“还有好事呢,今年下半年,大儿子能到县城上学了。”梁锡金眼里充满希望,越说越开心。原来,驻村第一书记翁浩为他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所感动,帮忙联系一所特殊儿童学校,解决了他最愁心的事儿。

聊起未来的打算,梁锡金看着一旁玩耍的儿子,缓缓地说:“现在我感觉压力小多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最大的愿望就是下一代不再受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