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王凌云
“他与我孩子同龄,我看着他成长,这么多年来,正是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让他有了前进的动力。”
6月9日,当记者见到83岁已退休的原信阳市金属回收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赵海金时,老人操着一口陕西口音动容地说。
赵海金口中的“他”,就是复员军人、共产党员、信阳中南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黄彦哲。
黄彦哲,1985年10月入伍,1986年因表现优异在部队入党,1989年3月从部队复员退伍后,进入信阳市金属回收总公司工作。1997年起,年轻有为的黄彦哲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责任:勇挑重担历艰辛
“我是1995年参加工作来到物资系统,1997年下岗。当时许多新人上午报到,下午就下岗了,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大家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找不到归宿。”信阳中南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毛红蕾回忆起了当时“一就业便失业”的情景。那时,计划经济正转向市场经济,信阳金属回收总公司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流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高涨,企业生存日益艰难,倒闭就在眼前。据老职工回忆,企业困难时,曾靠挖掘厂区地下的废钢铁来卖,以维持职工生计。
困局已定,是去是留,年轻的黄彦哲思考着、犹豫着。作为公司的顶梁柱,如果自己一走了之,这100多名职工的生计怎么办?父母都是物资系统的人,有着深厚物资情结的黄彦哲不愿意就这么放弃,更不愿意看着兄弟姐妹都丢了饭碗。
1999年,黄彦哲积极发动公司骨干,对信阳金属回收总公司进行改制,以股份制形式改制成立了现在的信阳中南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黄彦哲任新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出任总经理,全面主持公司业务。
改制成功,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在黄彦哲的带领下,公司业务量逐渐增加。然而,一方面,公司改制前的回收总公司下岗职工多,破产时已欠下了200多万元职工养老保险;另一方面,回收业务范围狭窄,利润低,经济效益不佳,尤其是钢铁价格一度下跌,市场低迷。
身负巨债的新公司如何担起重任,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怎样负重前行?身为共产党员的黄彦哲选择了责任和坚守。“一直以来,我都告诉自己,日子再难过,也要挺下去。如果我一走了之,公司的职工就会无家可归,我会身背骂名。”黄彦哲说。
“没有他,我是不会回来的,也不会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已成为中南金属回收公司副总经理的王忠说。1990年从物资系统下岗的王忠在外打零工10多年,在黄彦哲的邀请下回到公司,现在成为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之一。“公司最困难时每人一个月只领几百元的生活费,但是只要有黄总在,党支部在,我们就觉得希望还在。”
“他接过的确实是个烂摊子。我退休后,公司也换了一次领导班子,但没有起色,一大批下岗工人,一大笔养老金欠款,问题和矛盾很多,职工情绪很大。谁也没想到他能把这个窟窿填平,就凭这一点,应该点赞!”信阳金属回收总公司的一名退休老职工告诉记者。
坚守:千方百计求创新
黄彦哲从1997年32岁担任原公司副总,到2005年任新公司当家人至今,20多年的时间,让这位步步踏石留印的复员军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强,一直全力支持系统的创文、创卫和其他中心工作。近年来,他的公司没有发生一起因私上访事件,为系统的稳定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市物流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张蕊介绍道。
“在外面,我们就是收破烂的,除了比私有企业拥有更多的责任,没有什么特殊身份。”黄彦哲自嘲。面对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褪去了国企的光环,黄彦哲很快认清了企业的定位:唯有更规范的管理,更优质的服务,更灵活地应对市场,才有更大的机会。
2007年至2009年,黄彦哲积极向省商务厅申请,公司成功获批在罗山县、息县、固始县、商城县、新县设立报废汽车回收网点,从而拓展了县区业务。县域网点的成立,也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管理程序,让曾经一度混乱的汽车回收行业走上正轨。“不少经过批准的私企在经营模式上更灵活,但是他们没有正规的网点,而且存在很多不稳定性。这几年,通过我们的带头和努力,市场逐渐规范,公司也以信誉赢得了不少合作伙伴。”黄彦哲告诉记者。
目前,公司的回收业务范围、业务量稳步增长,业绩年年上新台阶,在信阳市业内数一数二。
为持续拓宽业务,提高企业利润,逐步解决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问题,黄彦哲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上级单位的联系,获得上级单位——省商务厅、市商务局和市物流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先后争取政府投入并积极筹措资金108万元对厂区回收场地进行改造升级。
2007年夏季,一场大暴雨使得公司家属院陷入一片汪洋,厂房墙倒屋塌。危急时刻,黄彦哲不离不弃,整夜奋战在前线带领职工连夜抢险,成功转移了数十名职工和群众。虽然物资受损严重,但是因抢险及时,人员零伤亡。近年来,厂区泥土路和场地排水不畅问题日益严重,黄彦哲积极奔走,向上级不断反映争取,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厂区完成升级改造,安全问题和出行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如今,走进厂区,记者看到,道路修好了,排水畅通了,场地整修了,荒废的厂房被利用起来,回收业务的大货车来来往往,不少卖建材的商家入驻进来,为这个举步维艰的企业又增加了一分活力。
奉献:无私无畏显党性
走进信阳中南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的厂区,作为全省罕见仍然保留的国有控股回收公司和全市物资系统仅存的仍在经营业务的国企,这里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的模样。董事长黄彦哲的办公室位于这座红砖灰瓦的办公楼的第二层:已经不多见的老式吊扇和电灯泡悬挂在天花板上,水泥地坪、木洗脸架、红瓷盆等,这里的陈设不仅诠释了国有企业重组历程的沧桑,更显现出这个历时十多年坚持为退休和下岗职工补缴养老保险的企业的艰辛。
据悉,今年4月30日,接市人社局分配安置任务,物资系统需接收8名复员军人。然而,原市物资局(现市物流管理中心)下属的8家公司均处于停产破产状态。综合考虑后,市物流管理中心党委研究决定将2名退役士兵分配到黄彦哲的中南回收有限公司。相比其他单位的牢骚和推诿,当中心领导询问黄彦哲是否有难处时,他轻轻地答了一句:“困难是有的,但任务必须接受,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战友弟兄饿着。”采访中记者得知,如今,在黄彦哲的带领下,2名退役士兵抛弃初到公司的失落情绪,已融入公司业务,为公司发展尽职尽责。
“退伍军人为国家做出过贡献,老职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过牺牲,他们的事不能不管。”黄彦哲说,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更是物资系统的子女,安置退役军人,解决退休职工及其子女的生活困难,自己不会袖手旁观。
职工王国平曾是1988年从部队复员的战士,在原回收总公司上班后不久遭遇了车祸,爱人也从塑料厂下岗,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黄彦哲时不时给予王家帮助,在王国平几次住院期间,带头号召在职职工和党员为他捐款捐物,并积极奔走,为其夫妻二人争取到病退和困难职工救济,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
目前,公司党支部有党员69名,在职党员30名。黄彦哲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周二或周五定期组织党员学习,通过学习国家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掌握发展动态,从而树立党员的大局观念。在党员学习中,黄彦哲邀请离退休老党员,让他们以自身亲历讲述过去的故事,以“讲党课”“讲党史”带领青年党员回顾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言。在黄彦哲的带领下,党员们通过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与困难职工进行结对帮扶,经常性、自发性地为困难职工献爱心、做服务,让广大职工在党支部找到了“家的感觉”。2016年,该公司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被评为“市物资系统先进党支部”。
2011年,46岁的黄彦哲患上了脑梗,在医院经历了九死一生。“他这是太操心了,一个这么大的烂摊子不仅保住了,还发展了。这不是奇迹,这是他为人民着想的初心决定的。如果换别人,早出去单干了,当时多少有点能力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容易,守业难啊,公司有现在,是他不为自己、不忘初心、不忘党性的坚守!”1958年入党、至今已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赵海金反复强调着。
“其他破产企业职工都没有家了,黄总千方百计想办法,无私无畏地付出,不仅实现了公司的升级改造,把下岗的我们重新聚拢在一起,保住了公司,让我们又重新有了饭碗,而且还通过多年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积攒,为已经下岗的老弱病残员工补交了300多万元养老保险金。”毛红蕾告诉记者,正是有了黄彦哲的不抛弃不放弃,她才有了今天。
宁可苦自己,不能苦职工;宁可抠经费,不能拖工资。在行业艰辛的多年经营中,黄彦哲坦诚:即使再难,从未拖欠过工人一天的工资。目前,公司36名在职职工每月能稳定领到2000多元工资,每年通过回收物资的清理出售,持续不懈地推进为包括下岗、退休职工在内的176名职工补缴养老保险的工作。
20多年来,黄彦哲用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转业军人忠诚于党、务实为民、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入党守誓言,绝不忘初心。黄彦哲永葆党员本色,情系职工群众,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宝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