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疾驰在致富路上的“宝马车”


张耀国开车到光山县城

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信阳日报社选派9名记者分赴我市各县区部分贫困村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感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艰难历程,真切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本报从今天起,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蹲点见闻》专栏,报道记者在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所见所闻,采访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各项举措,讲述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鲜活故事。

本报记者 李海 文/图

一湖清水绕社区,两岸绿树随风弋,栋栋别墅竞媲美,老人孩子乐嬉戏……6月16日,记者来到脱贫攻坚蹲点采访的光山县凉亭乡石盘冲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在020县道旁的老村部门口,驻石盘冲村第一书记陈峰、村支部书记陈明光与记者边走边聊,言语中充满了对村里发生巨变的自豪。

攀谈中,记者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都说农村公交“千呼万唤不出来”,这里却每隔十来分钟,就有一辆往返于县城与凉亭乡之间的客运中巴车驶过。

“这是县公交公司给我们的‘特殊待遇’!”陈明光说,石盘冲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虽离乡里不远,但距县城约30公里,是光山县南部的边远山区。村里的土特产好多都要卖到县城去,在县城务工、上学的也不少,县公交公司就增开了班次,每天有10多辆中巴车专跑这条线路。

说起中巴车,陈峰颇有感慨:“贫困户张耀国前几年在外务工受伤做了大手术,为治病欠了不少债,家里还有两个正上学的孩子。这不,去年10月买了辆中巴车跑客运,才大半年就挣了小5万!”

下午6时,长约7米的19座中巴车缓缓停在了村部门口,在帮最后两名学生拿完行李下车后,车主兼司机张耀国又忙着打扫车内卫生。

“老张,早上不是才洗的车吗,又不是宝马奔驰,扫恁干净干啥哩。”陈明光打趣道。

“这车是我‘吃饭’的家伙啊,可不就是我的‘宝马’?!”张耀国憨笑着说。

见到记者,张耀国打开了“话匣子”:早年我在外地干水电安装,2012年12月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下来,造成颅内出血、左侧脑骨凹陷,这让收入不高且因母亲患肺病长期住院的一家人雪上加霜。2013年被列为贫困户,村里没少帮我脱贫“开药方”,但因为做过手术,无法再干水电安装这样的重体力活了,只能打些零工。

“去年5月,我们接到乡里的文件,说信阳农商银行为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可给予3年以内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当时我们就想到了老张。”陈明光说,老张有A2驾照,且基本痊愈了,买个中巴车跑客运,收入就有了保障。

在大家的帮助下,去年10月,张耀国用这笔贷款和借来的钱购买了一辆二手中巴车。张耀国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票价6元,每天往返县城4趟,一天能拉100多人,除去油费差不多能挣200多元,加上每年2万多元的车补和油补,一年估计能挣近10万元。

“今天是周末,去县城的人多,回乡里的学生也多,我再跑一趟车哈。”话音未落,张耀国小跑上车,朝县城方向驶去。

落日余晖下,中巴车穿行在绿树如茵的乡间公路上。对张耀国来说,这中巴车就是他疾驰在“致富路”上的“宝马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