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近年来,在省委、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息县县委积极响应、大胆探索,坚持把政治巡察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实现了基层党风政风的持续好转。
站位主责把方向
息县县委始终把政治巡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主责主抓,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巡察定位,确保履职到位。
该县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聚焦“三大问题”,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扶贫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县情实际,该县先后研究制发了《政治巡察要点》《县委巡察工作流程》等28项制度,确保依规依纪开展巡察。如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制度,形成了县委、县政府8个部门参加的巡察联席会议机制和6个部门参加的巡察整改联合督察机制,实现巡察效应最大化。在开展乡镇巡察工作时,该县对群众意见较多的“人情保”“关系保”等不正之风,做到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及时在民政系统开展“点穴式”巡察,直指重点人、重点事,精准发力。共清理出违规享受低保人员3077户3566人,纠正违规资金150余万元,立案涉嫌违规办理农村低保8起,7名党员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
动真碰硬敢担当
破解制度难题。该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单独一全额”,即县委巡察机构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单独成立正科级实职党组织、单独设置32名人员编制、单独设立财政账户、单独开展日常管理、干部使用单独征求意见、县财政全额保障巡察工作经费。工作中,一方面,实行巡察人员封闭管理制度。巡察期间,由县财政全额保障经费,统一安排食宿,人员集中办公。另一方面,建立巡察公务回避、地域回避、任职回避和说情干扰登记备案制度,织密织牢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在纪检监察和信访部门设置巡察干部举报专用信箱,多口受理、单独办理涉及巡察干部的信访举报事项,既体现了对巡察干部的充分信任,利于他们消除顾虑,轻装上阵,积极工作;又实现了对监督者的监督,防止“灯下黑”。
联动发力真整改。该县成立县委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纪委机关、县委办、组织部、巡察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设立整改办公室和5个督察组,统筹各方,联动发力,探索建立了“巡察整改十查十看”工作法。同时高悬巡察利剑,对巡察发现的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紧盯不放,严查深究。如针对基层良种补贴发放混乱问题,深入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打卡到户机制,将良种补贴发放权上收到县财政局,共纠正违规资金200多万元。常杀“回马枪”,既突出发现新问题,又注重检查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坚持每年安排不少于1轮对4个单位的“回头看”,定期开展整改事项专项督察和问题线索办理情况专题回访,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
务求实效变化大
自2015年以来,息县先后开展了4轮31个单位的巡察,共发现问题612项,移交问题线索248条,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反馈整改事项366项,已经落实到位359项,整改完成率达98%,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亮红灯、除病灶”的作用越来越强。该县积极探索把“四种形态”要求与巡察工作相结合,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及时纠偏问责,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巡察威慑下,被巡察党组织党员干部对习以为常的“老毛病”、不以为然的“小毛病”有了清醒认识,紧急“刹车”,悬崖勒马。如巡察组进驻县卫计委之前,该单位个别干部经常在周末到乡村钓鱼,基层卫生院陪吃陪喝、苦不堪言。巡察后通过回访,这一现象彻底销声匿迹。
“优作风、比作为”的氛围越来越浓。在巡察工作中,县委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既传导了从严治党的压力,又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干劲。通过巡察工作,县卫计委加压奋进、开拓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县教体局正视不足、积极赶超,师资队伍面貌一新,特别是在1名校长被批捕、2名校长被免职的情况下,队伍士气不仅没有滑落,反而人心思齐、人心思干,3年新建了5所城区中小学,校舍面积翻了一番,彻底解决了城区“大班额”顽疾。
“强实力、增福祉”的步伐越来越快。政治巡察不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尖兵利剑,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息县自开展政治巡察以来,全县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始终处于市前列。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7%。现在,人民群众的出行道路越来越宽、广场公园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就医就学越来越方便,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产业品牌越创越响,总投资近50亿元的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获得国家批准,更让息县人信心百倍,希望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