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本报记者 刘翔 孙浩然

医改从2009年启动以来,目前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通过医改,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的改革目标,老百姓从医疗制度改革中享受到了很多实惠。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而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一直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关注。

看病难,难在哪儿?看病贵,又贵在哪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今年我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谈出了他们的看法。

刘如品说,看病难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打个比方,很多在基层工作的医生在进修后都会择机去大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工作。久而久之,造成基层医务人员不敢送出去进修,进一步造成基层人员医疗技术落后、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小病不出村也成为空话。

而看病贵的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其一,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其二,相当多的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化,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有些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直接损害了群众利益。其三,一些基层患者不愿意去选择基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一种看病就得去大医院的想法,而这种想法的患者一多,就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形成了看病难的局势。

所以,我认为医改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基层的医疗队伍,在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福利待遇的同时,在职称晋升方面也要向基层倾斜,这样才能使基层留得住好医生。

其次,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是关键。因为有些病症,根本就没有去大医院治疗的必要,到大医院看病,各种检查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都会随之增加。在分级诊疗的目的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看病,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从而使患者们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

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药品、医用器材市场的管理,并且加大投入,实现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防病、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以防为主,注重病人的心理健康及治疗后的康复和保健,普及防病知识、慢性病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延伸预防保健的服务内容,这样可以及时有效预防一些疾病上身。如果更好地预防和康复护理,费用也会低很多,医疗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因为看病并不是老百姓想要的,老百姓想要的是健康。

来自光山的王奉晴委员认为,目前小病大治现象比较严重,其表现为一些基层群众无论病情轻重,都愿意到大医药就诊,以致造成大医药人山人海,而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一些本来可以在门诊解决的小病患者,却住院治疗,占着床位;一些医生受利益驱动,为病人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如医疗检查方面,用费用昂贵的高精尖技术取代简单方便的普通技术,在治疗方面,用高档药品取代普通药品。为此,他建议,可采取提高社区医院看病报销比例、社区医院平价销售药品等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尽可能到社区医院看病。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纵向合作机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出诊。

来自新县的臧曼委员则给出了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她说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要逐年加大对医学类硕士、本科生、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增强紧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根据引进人才的学历、服务和专业业绩,付给他们相应的待遇报酬。加大基层医疗人才输出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将基层医院的医生送到大医院去学习培训以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胡亮胜委员认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关键。他建议加大对县乡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出台鼓励医学院的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去工作的激励政策,工作待遇、职称评定多向基层医护人员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引来人、留住人。同时加大对医院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查各项医疗检查和药品的定价,防止对别人过度检查和治疗现象的发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