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信阳茶园面积快200万亩?我的天!要是在台湾能有这么大的面积种植高山茶,台湾茶农早就发大财啦!”
记者曾随市政协领导带领的考察团远赴台湾调研当地茶产业,当介绍信阳的茶园面积时,台湾的那位高山茶经理张大了嘴巴,直呼完全没有想到。
时至今日,信阳茶园面积达210.8万亩,比10年前增长了近4倍,茶园总面积仅次于云南省普洱市,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成为我国江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其中浉河区茶园总面积破60万亩,茶园规模首次超过福建安溪,成为全国第一大产茶县区。
210万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单从茶园面积看,信阳毛尖历史上主产于信阳市(现浉河区)、信阳县(现平桥区)和罗山县一带。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逐步有了八大茶社,当时茶园面积仅有400余亩。新中国成立前期,茶园面积6000余亩。改革开放后,产茶县区扩展到7个县区,面积逐步扩大。2006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决策部署,全市以每年20万亩至30万亩的速度发展新茶园,茶园面积迅速从65万亩发展到210万亩。
210万亩,意味着小茶叶变身成为大产业。2016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5.9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就是最好的佐证。
如果从信阳毛尖制作工艺看,一个采茶高手一天最多能采摘三四斤鲜叶,不仅造成成本大增,也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铁观音是用电锯采摘,一人一天能收一亩茶。如此一来,单纯依靠茶园面积绝非取胜之道,茶产业发展形势倒逼创新。
“信阳红”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010年,随着高品质的“信阳红”横空出世,不仅结束信阳没有红茶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长期困扰夏秋茶利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一举解决了每年茶叶的利用率不到60%的状况,种茶效益翻番,农民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6年,全市红茶产量7740吨,产值15.6亿元。
210万亩,意味着随着茶叶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信阳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逐步由外延扩张的粗放式发展转变到内涵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展上来,大力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提高茶园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尤其是茶产业链条逐步得以延长,一些精明的茶企业开始把茶产品开发的视角拓展到“毛尖”以外的所有茶类,茶产品结构得以优化。
在今年举办的第25届茶文化节中,茶旅融合尤为吸睛。当天的信阳茶旅游及旅游产品展开幕式上,推出了“休闲茶都 山水信阳”旅游标语,将茶文化与信阳山水、红色文化,甚至信阳菜等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从小产业延展到大旅游,打通了茶产业与旅游之间的产业链条。我市各个产茶县区以茶为媒,构建“茶文化+茶旅游”的特色旅游圈,所打造的集农场体验、生态观光、山庄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茶旅游”模式引爆了大小节日和周末。
一二三产融合步伐的加快,撬动了多项产业、多元文化的集聚与升华。到2020年,全市茶叶年总产量有望达到20万吨,年产值达到300亿元,实现亩产值1万元,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全市茶产业的“十三五”目标十分明确且清晰:打造交易额超10亿元的国家级茶叶交易市场,形成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茶叶产业化集群。未来有望更进一步,促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养生保健等不同业态和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让信阳茶产业整个业态,从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加速转变。
当前,“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正在从产茶大市向产茶强市迈进,新思路决定新出路。210万亩,还意味信阳在茶产业提质转型过程中,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信阳茶产业发展和腾飞的新征程,从以现代服务业的理念推动转型升级开始。(下期请看探寻信阳毛尖再获“中国十大名茶”魅力所在特稿(下篇)《59.91亿元!彰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