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改变的不仅仅是贫困


——潢川县纪委监察局帮扶檀树村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文化广场为檀树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 姚广义 王凌云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帮助我们的干部,没想到我活这么大年龄还能赶上这样好的时代。”5月16日,在潢川县农村采访时,张集乡檀树村76岁的凡元科老人向记者感慨道。

凡元科老伴已去世,两个闺女远嫁外地,与55岁的残疾儿子相依为命。他的儿子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右腿落下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爷俩住在两间农舍里,靠着3亩田地维持生计,日子很是惨淡。

结对帮扶张集乡檀树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潢川县纪委监察局,对像凡家这样的贫困户,倾心尽力,精准施策,贫困农户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容村貌一天天美起来,赢得了群众一致称赞。

檀树村位于潢川县张集乡西南部,是该乡4个贫困村之一,统一建档立卡重新识别前有贫困户214户、799人,其中低保、五保人口85人,占10.63%,其他贫困人口714人,占89.36%。其中因灾、因病、因残致贫330人,占41.3%;因学致贫219人,占27.4%;因缺产业、资金、技术及交通条件差等因素致贫250人,占31.3%。2016年檀树村共脱贫贫困户167户、658人,未脱贫人口还有47户、141人。

全员上阵 干群团结拧成绳

“今年五一期间,利用节假日,我带着孩子一起去了我所联系的5个贫困户。考虑到正是插秧的农忙时节,没有打招呼,没有约群众,赶在午饭时间我到每户家里各坐了一个小时。和他们聊聊家里的情况,再把国家的相关政策跟他们说道说道,遵从当地人走亲戚不空手的讲究,将自己提前买好的米和油带给贫困户,把他们当作亲戚走。”谈起如何做好脱贫工作,潢川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俊说,“我是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实在来做帮扶工作的。”

潢川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由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杨克华任队长的帮扶工作队,选派机关科员李欣为张集乡檀树村第一支部书记,同时机关领导干部全员上阵,人人结对帮扶。2015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机关33名工作人员分包帮扶檀树村贫困户133户,每人联系3户至5户。从之前的双月见面跟进到月月进村入户,通过与群众讲政策、拉家常、聊脱贫、想对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实际困难,与广大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通过与贫困群众脸对脸、面对面、心贴心,我们的干部接受了一次最为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受到了一次学习与群众打交道学会做群众工作的锻炼,在访贫问苦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贫困群众生活的困难和不易,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秉承廉洁奉公品质。可以说,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要求,更是加深干群感情、融洽干群关系的时代要求。”谈起联系贫困户的感悟,潢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黄玉武动容地说。

在黄玉武联系的贫困户中,有一户叫刘安秀的贫困户,她总是以诸多理由拒绝参与“产业+金融”扶贫政策,黄玉武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才了解到,原来过去这家人因病因灾曾外债累累,如今好不容易还清了账,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借款,感到欠账丢人。黄玉武尊重了村民的自主选择,通过给刘安秀的儿子和儿媳妇介绍到外地务工,让这家人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

如今,提起帮扶工作,刘安秀感动不已:“我们村修了文化广场,修了水泥路,农电也改造了,还要给俺村建学校。头几年一下雨,我们都走不出去,全是泥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领导的关心。”

通过一件件小事、一桩桩难事的顺利解决,帮扶干部真心为民的务实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理解和全力支持。檀树村的脱贫工作有了更加坚定的群众基础。

驻村第一书记与檀树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扶贫工作队与帮扶单位倾力相助、不遗余力,2016年檀树村按期完成了脱贫任务,并被潢川县推荐为“2016年度全市脱贫攻坚示范村”。

多措并举 帮民富不遗余力

凡元科爷俩的脱贫经历,不仅让凡元科心存感激,也让全村人感动。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潢川县纪委和乡镇党委将该县的“产业+金融”政策引入凡家,为其每年增收5000元。据悉,潢川县采取县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帮扶企业四家共担风险,贫困户自愿参与的模式,每户可向合作银行贷款5万元,用于企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资金封闭运行,每户贫困户享受企业每年10%(含贷款财政贴息共5000元)的固定分红收益,三年到期后,企业无条件为贫困户贷款还本付息,贫困户零风险。这就是“产业扶贫全覆盖,每户增收五千块”。此外,通过转移就业,将凡文学介绍到一家工厂看大门,包吃包住,每年净收入3000元,实现了自食其力。同时,为凡元科和凡文学分别办理了低保和五保,凡家父子顺利脱贫有了双重保障。

“县里的黄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李欣,县纪委的同志,好多我都认识。他们经常来,工作没说的。共产党领导得好啊!”采访离开时,凡元科老人拉住记者的手连连称赞道。

张集乡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羽饰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之一。了解到羽毛原料的粗加工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按件计酬,农闲时节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身体不便的老人都可以在家里挣钱,驻村工作队立即联系当地腾飞、永江等羽毛企业,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使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从而带动檀树村92户、346人脱贫致富。

就近就业不耽误务农,转移就业能有固定收入。目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已有101户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家庭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

在用好用足国家扶贫政策的同时,县纪委监察局耐心做群众工作,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县里的“产业+金融”扶贫政策,以及除新农合外的健康扶贫政策。据了解,该县财政每年为每位贫困村民缴纳200元扶贫医疗保险和30元意外伤害保险,大大提高了医疗报销比例,为贫困群众的健康再次上保险,最大限度减小群众因病致贫率。目前,檀树村214户贫困户已实现健康医疗保险全覆盖,除40户不愿意或不符合条件外,35户的“产业+金融”扶贫手续已办理完毕,另外139户正在审核办理中。

扶贫先扶智。帮扶工作队已立项将关闭多年的村小建立起来,让村里的孩子不再奔波四五公里赶到邻村去上学。另外,为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在县财政拨付20万元“五改”资金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将再拿出10万元至20万元,用于对贫困家庭“改厕、改水、改院、改门窗、改地平”,做到能改尽改,既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又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檀树村贫困户贺善中家中,房子有一面墙快要倒了;贫困户凡元科门前是土洼地,一到下雨就迈不开腿;刘安秀丈夫腿部因伤致残,家中两个孩子也时常因低洼不平的庭院摔伤……这些贫困群众既达不到危房改造的条件,又面临实实在在的居住困难,我们的‘五改’就能灵活解决贫困群众的现实需要,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生活条件的改善。”黄玉武介绍说。

筑牢基石 项目助推全覆盖

走进檀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的篮球场、宽敞的演出戏台、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去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建成了文化广场,还先后举行了篮球、乒乓球、象棋等比赛,县里的文化下乡演出和乡里的‘百姓宣讲直通车’活动也来到家门口,群众心里都乐开了花。”檀树村支部书记朱焕文告诉记者。

为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县纪委监察局以项目建设促脱贫,努力发挥涉农资金聚合效应。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黄玉武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定点帮扶工作,组织委局班子成员多次到张集乡进行精准扶贫工作调研。在了解到该乡部分村组交通不便利、土地利用率不高、水利基础设施较差等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后,两次组织建设、土地、交通、发改委、水利、林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到该乡召开对口帮扶工作调研座谈会,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多渠道解决张集乡实际困难。

2016年,各帮扶单位从办公经费中挤出帮困资金110多万元用于该乡解决贫困村燃眉之急。县住建局完成了檀树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县交通运输局实施完成了全乡8.7公里道路建设、硬化工程。县发改委申报并取得了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2017年,该工程将在张集乡包括檀树村在内的4个贫困村开工,建设面积2.3万亩,项目总投资3515万元,将大大改善四个贫困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看到了村里这两年发生的变化,我真的很感动。”采访中,68岁的贺善中老人语气缓和地说道。老人告诉记者,过去的檀树村,就连村部都很破旧,门前横着一道臭水沟,村里道路不平,一到晚上黑灯瞎火,走路都摸不到道儿;渠塘失修,灌溉很不方便,一到农忙时节需要抽水插秧,村里电就供不上了。

面对檀树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县纪委监察局决定点面结合加快贫困村的基础建设。2016年,县纪委监察局协调10万元对檀树村部进行了整修,更换办公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改善村部办公条件,使村部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群众民主议事的好去处。同时与张集乡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争取项目资金195万元,在檀树村进行整村推进,建成通车长5.95公里的乡村水泥路,安装17座太阳能路灯,兴建4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推动村级阵地布局科学化、配置标准化、功能规范化。

如今的檀树村路宽了、灯亮了、塘修了、电改了,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也热闹起来了,道路两旁一株株红叶石兰迎风招展,向来往的路人诉说着村民迎接幸福的万千感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