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5月15日,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书记乔新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认识,改革创新,强化保障,着力形成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体制机制,为加快“五个信阳”建设,造福信阳、添彩中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新会出席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春主持会议。
乔新江对我市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做好人才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五个信阳”、决胜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全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乔新江强调,要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水平。一要改革“一个体制”,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二要构建“三个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要构建多元包容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引导广大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发。要构建管用高效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支持人才兼职科技服务或离岗创新创业,推动知识、技术、成果、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让那些有真才实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投资等基金,为人才提供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全链条金融支持。三要实施“一个计划”,引育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要突出产业发展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敞开大门、放开手脚,引进培育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灵活引育人才方式,探索“引育项目+引育资金+引育人才”、“产业需求+现场引才+成果转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引才育才工作。四要建好“四个载体”,引育急需人才。要抓好项目载体建设,建立项目建设与人才引育对接机制,促进更多的人才向重点项目一线聚集。要抓好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孵化功能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要抓好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进一步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人才集聚“洼地”、建设“人才特区”。要抓好企业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组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参股、合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建立研发机构,集聚创新人才。五要发挥“一个作用”,促进精准脱贫。要“手拉手”合作,合力扶贫。实施以“经济人才联项目、农业人才联种植、畜牧人才联养殖”为主要内容的扶贫计划,通过创办示范基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培养致富带头人,引导人才、智力、技术“三落地”,促进“一村一业、一户一技”。要打好“组合拳”,共赢发展。大力实施贫困村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引进教育、卫生等农村基层保障性人才,夯实脱贫基础。
乔新江强调,要加强领导,切实强化保障。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保证和政治保证,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要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各县区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信阳英才计划”更具可操作性;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根据自身职能出台某一个方面的具体意见,动真碰硬地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浉河区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平桥区、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先后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