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布谷鸟儿声声叫,插秧季节已来到。眼下正是插秧关键时。

近年来,光山县南向店乡悄然兴起的妇女插秧队,以娴熟的插秧技术和较高的质量,赢得了稻农的信赖,成为山乡稻农们的“香饽饽”。

要想稻谷饱,秧苗要插早。这是山里人长期种田得出的实践经验。5月是插秧人工最紧缺的时候,插秧工工资上涨很快。笔者在老家农村一些田间地头了解到,由于进入插秧季节,各地需要大量的插秧工,平时留守在家的老年人,会插秧的也成了“香饽饽”。 插秧工成了“抢手货”,用工出现了“一工难求”的局面。水田整好了,秧苗拔好了,有时甚至到了有钱请不到人的地步,因此工资自然比往年上涨很多。一个插秧工每天工资最少200元,“抢”人时,有的农户甚至开出了200元以上的薪酬。

昨天,笔者的邻居家里请了4名插秧工,花了900元,4亩多的秧田一天插完,并早早收工。其中,年长的60多岁,年轻的也有50岁左右。她们在水田里忙得很,个个不但手法娴熟,而且插出来的秧苗成行成线,如画线一般。

陈畈村汪畈村民组的李凤琴是笔者的本家弟媳,她平时做事又快又讲究,自家的农田一忙完,她就牵头带领十几名留守妇女,走东村串西村承包田块插秧。听她讲,她今年外出插秧已有20多天了, 每天收入不少于300元。有的农户请人插秧,还专门会派车接送,管吃,中午有十几个菜,晌午“过顿”是蛋糕、牛奶、西瓜,还有肉丝面条,晚上“过顿”是鸡蛋泡馍、饮料等,生活很好。插秧活虽然谈不上要多高技术,但在水里一天泡到晚,面朝水田背朝天,腰酸腿疼,也累得够呛。

现在,因为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了,在家的很多年轻人不会插秧,即便会,也不愿吃这个苦,而是情愿多花些钱请人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乡地处山区,田块小,不宜机插,所以插秧工成了当地的“香饽饽”。 笔者不禁感慨,遂附诗一首《插秧感怀》:手持青秧插成线,低头看见水中天。巧手绘就丰收画,抬首退后稻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