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红绿弦城 智慧光山


——河南省杂文学会光山采风纪行

本报记者 杨柳

“淮南茶,光州上。”几百年前,陆羽在《茶经》中道出了对光州的深情厚谊。而对光州怀有深情厚谊的还有45名全省杂文界的杰出代表和学者。5月6日至8日,河南省杂文学会“红绿弦城、智慧光山”笔会活动在光山县举办。

“文友聚会,文人雅集,自古都是赏心快事,都是怡情雅事。以‘红绿弦城、智慧光山’为主题的这次笔会一定会佳作多多,硕果累累。”省杂文学会会长王继兴寄语。

“这次笔会活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各位都是我省文学界的名家,恳请各位多到光山走一走,看一看,用你们那灵动的笔墨描写出光山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智慧之美、发展之美。我相信,各位作家在光山几天的参观采风、相聚交流,一定会收获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光山县委书记刘勇殷殷祝辞。

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隋文帝开皇18年更光城为光山,始为光山县。此后一直是豫南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4000余年。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

同时光山也是一个智慧闪烁的地方,古往今来,无数智慧人物留下无数智慧的故事。“往哲风徽、先贤懿范”使光山这片土地涵容着厚重的文脉。古籍如是记载:“俗美风淳,其异才秀,民业儒术,自见于世。”明清两代中举340人,进士102人,几乎占当时信阳的一半,称雄中州500余年。历史学家司马光、大学者胡煦、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中科院院士文圣常、语言学家涂又光、画家徐庶之……光山走出了一个个智慧的人物。

光山的历史是岁月积淀赐予后人的一份厚礼。时雨时晴的天气没有丝毫影响名家们探寻的兴致。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回溯历史,你总能在哪一处被深深打动。

咸尊司马的司马光到底是在哪里砸的缸?大家笑谈着千年前那个智慧孩童的故事,也说着他成为一代名相后编撰的《资治通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各位名家纷纷用诗歌来赞叹司马光的智慧之道。

在县城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坐落着一处幽静的院落,这是邓颖超祖居。院中影壁上镌刻着“我愿意倾听人民和妇女大众的意见,好使我知道怎样为人民和妇女的利益去奋斗”的字句。功高而不自满,位高而不自居,这位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伟大女性让人肃然起敬,深深缅怀。

在砖桥镇王大湾会议旧址,大家驻足停留,仿佛依然能听见当年的铮铮誓言。草木无言,山水有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步履坚定的足迹,早已成为光山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来到绵延叠翠的3万亩油茶园,这里的清新空气,令人忍不住深深呼吸。精致的茶油果让大家爱不释手,因为看上去极像小油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位学者将它放到嘴里,谁知苦涩难咽。可它榨出来的油却非同凡响。 据纪《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其中“员木”即指油茶树。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茶油历来为皇家指定贡品。如今,它被称为“比橄榄油更金贵的油”。

宿雨后的大苏山仿若仙境,薄雾如丝如缕萦绕在紫云塔下。清代道光年间的老茶园依然青翠漫山。“这里是宜烟宜雨也宜晴的绝尘之地。”解说员霍震雯说,“‘山奇水灵、树古殿久、茶禅一味、书文同香’是大苏山净居寺最直白的概括。”从她口中我也知晓了“智慧”的源头,“这里是智慧的故乡。而智慧一词,更是出自天台宗经典《大智度论》中关于‘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的赞颂,是宋代文人梅尧臣笔下‘智惠屏去无年华’的感慨。这里留下了诸如慧思、智顗、道岸、鉴真、陆羽、苏东坡、梅尧臣等一大批智者、慧者的足迹,是他们让这座深藏在苏山深处的千年古刹历久弥香……”

“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大家反复吟诵着碑刻上苏轼的《游净居寺诗并叙》,感慨着这位千古才子与净居寺的夙缘往事。让大家惊叹的还有那棵“昂霄犹舞翠”的同根三异树。它是唐中宗御赐给道岸大师回光山家乡建寺时精选出来的名木,它本是一棵银杏树,千百年间偶然停靠的飞鸟让这棵高22米、树围5米的庞大身躯上自然地寄生了红檀、翠柏,历经了1300多年的风雨飘摇依旧屹立在大苏山深处,守护着“四壁青山,满目清秀如画”的这一方人间净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带着对净居寺的流连不舍,大家来到旁边的蓝天茶生态基地。光山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处处可见绿意盎然的茶山。在蓝天茶生态基地,名家们观看茶的制作工艺,感受茶的回味甘醇。一位清静温婉的女子为大家表演了行云流水般的茶艺。省杂文学会执行会长张丙辰以诗抒怀:“羽衣纤指赏婵娟,满点轻斟谷雨尖。岂在光山杯中茗,应从婀娜识茶仙。”

采风路上,成片的稻田、菜畦、树丛、茶园、池塘,小小村落,粉墙黛瓦,炊烟袅袅。有岸柳成行、碧湖荡漾、鸟语花香的生态园,还有25公里的官渡河清波荡漾,演绎着“芦间白鹭闲戏水,忘却尘世心自在”的如诗如画,而官渡河路、桥、点、坝、园的建设更让人赞叹着光山小城的生态宜居。还有见之忘俗的紫水塔、茶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让每一位访者都体味到历史、文化在光山的积淀。

“杂文家们,都是大手笔,思维活跃,善于思接千载,特别能心游万仞!有的出口成诗,有的立马成文。”继兴会长的确没有夸张,在光山,各位名家们才思如泉涌,纷纷以诗以文表达着“这里不愧是‘红绿弦国,智慧光山’”的赞叹。

美好的时间总显短暂。“放眼路漫漫,回眸情依依。”“人间山水阅不尽,他日再作光山游。”名家们怀着不舍与期待作别光山。

63岁的光山县退休干部胡崇春吟诵着对新朋老友的不舍情谊,“三天来的紫弦大地,高朋满座;三天来的智慧光山,鸿儒云集。我们既没有山珍,更没有海味款待文朋诗友;我们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承。我们用山水洗尘心、禅茶入襟怀的物华来触动你的情怀;我们用红色经典、智慧之乡的文化拥抱你——光山欢迎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