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靖

“这是一次全面战略合作,包括科技、智力等全方位支撑。”昨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希望能集‘专家智库’为信阳毛尖把脉开方,实现茶产业科学化发展。”

从2014年开始,信阳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在全市8个产茶县区建立了10个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示范面积近5000亩。“过去3年,我们实施了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有效保证了信阳茶叶质量品质。下一步,将重点通过提升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建全产地溯源体系、实施茶体验馆设计项目等,让更多人懂得信阳毛尖茶好,好在哪里。”鲁成银告诉记者。

来过信阳很多次,茶园面积日益扩大,这在鲁成银看来,折射出信阳茶产业发展迅速。“信阳土壤气候非常适合种茶,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快,是产茶大市。”他坦言,随着人们对茶需求的多样化,对茶的品质要求也提高。目前,茶产业面临诸多考验,比如:农残超标、产品同质化等。未来茶业发展不能一味求大,要走绿色生态之路,提升茶叶品质,实现三产融合、三轮驱动。

“好生态才能出好茶,好茶才能引来八方客。”鲁成银提出,对信阳而言,发展茶产业要跳出茶叶做茶业,发挥山水资源、人文资源、毛尖资源优势,“经过有效资源整合,让茶园‘山脚穿裙、山腰系带、山顶戴帽’,恢复茶山生态多样性,发展观光休闲养生业,将一、二、三产相融合,让茶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带动茶产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