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叶建平 胡旭 吴文诩

城市学会了“呼吸”,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管廊学会了“体检”,哪里线路出了问题,立即就能自动显示……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未来的城市将带给你N个“想不到”。

27日,“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与会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结合各地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一笔一笔地给记者勾勒出了一幅未来城市转型、科学发展的动人图景。

在大家眼中,未来的城市,首先将不再是一座“水泥城市”,而是会呼吸的“弹性城市”,自带“蓄、滞、渗、净、用、排”功能的治水“六脉神剑”。一个又一个的“海绵体”,将组建成一座又一座“海绵城市”。类似的透水混凝土等高科技新材料,有望成为未来一些城市建设的“标配”,让这些城市学会“呼吸”。

未来的城市,通过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能消除为增改管线而使马路“开膛破肚”的尴尬,还将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举例说,2016年,“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时,湖边水库片区、集美新城核心区管廊内的高压电缆和各类市政管线安然无恙,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让大家激动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地下管廊还将充满神奇的智慧。人们不仅能第一时间迅速发现管网的问题,还有可能让智能机器人进行巡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智能探查。在厦门市,当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BIM技术、云存储技术等,构建了可视可控的智慧管廊管控平台,建立基础数据库,实现对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设备及管线健康状况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监测管理。

这样的图景并不遥远,越来越多的城市将转型升级。我国提出的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时间表”显示: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到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到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

(据新华社成都4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