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鲜叶交易市场
信阳市四季香茶业出口“一带一路”产品
信阳毛尖网上销四方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公司无菌化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王博 郭靖 高晶晶

重生态保安全 厚植 新优势

全市8个产茶县区的绿色防控示范点从零到8个

全市8个产茶县区的绿色防控示范点从零到8个

临近四月底,又是一年春茶绿,从董家河镇到浉河港镇,碧绿的茶山一路蜿蜒,引人注目的是其间点缀着“小黄旗”。

这些“小黄旗”遍及信阳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万亩茶园,原来是茶园里设置的一块块黄色杀虫板,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与之接壤的谭家河乡土门村,记者看到连片葱郁的茶树与桂花树错落有致。“我这300多亩的茶园里,套种了4000棵金桂,这样的套种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能让消费者喝上安全放心的无公害有机茶。”茶园主人李宪春介绍。

信阳是全国生态示范市。近年来,为了建设“生态信阳”,开展了科学有效的茶树病虫害防治。2014年以来,信阳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在全市8个产茶县区建立了10个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示范面积近5000亩,建立了10多个茶园用药专柜,购置太阳能灭虫灯1000多台,编印技术资料20000多份,培训植保员500多人。

在新茶园建设过程中,全市以现代农业为出发点,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坚持良种先行,实现转型升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信阳茶区主要栽培种植“信阳群体种”,1990年后,逐步推广无性系优良茶苗的引进栽种。目前,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72.8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达139.7万亩,有机茶园面积约17.8万亩。

育茶企塑品牌 树立 新形象

信阳毛尖品牌价值从2010年的41.39亿元上升到今年的59.91亿元

今天的茶文化节大会上,我们会听到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4月15日召开的中国茶叶大会,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出炉,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

有名气,更有底气。4月27日下午,在茶文化节茶叶博览会布展的展台前,一位会展中心的保安高兴地说。“每年的展会上都有这么多的茶企展位,老企业多,新的也不少,我们的毛尖名气越来越大了!”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6家。

我市原有茶叶种植面积有限,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受限于产量小,茶业发展缓慢。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全市根据茶产业发展规划,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扶持有关企业。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做优、做精、做强。目前全市注册茶叶企业达1300多家。

类似此次举办的茶文化节,已有24届。节会上的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为企业产销搭建了交流平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公共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强强联合,靠品牌树形象、拓市场,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从卖产品转为创品牌,以品牌影响力提升综合效益。目前,我市已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

建茶市传文化 丰富 新内涵

全市茶产业人才已达2.5万人、拥有1个国家级茶叶市场

近几天,来自全市茶企的各式展厅成为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的风景线之一。但见看茶、品茶、买茶,以及茶艺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市茶办主任告诉记者,截至昨天下午,全市共有450家茶企参展本届茶文化节。

从1992年第一届信阳茶文化节至今,品茶不在野外,而是登堂入室,还能看茶艺表演;茶市也不在户外,而是在专卖店、网上。诸如此类升级的现象,展示了茶叶的崭新内涵。

信阳市是河南省茶叶的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销集散地之一。为了开拓茶叶市场,我市出台相关政策,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拥有1个国家级茶叶市场和一大批县区茶叶市场;茶产业专业人才队伍总量达到2.5万人,信阳毛尖在电商平台销售网点4000多家。

近年来,我市还相继组织承办了第11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等多项大型茶事活动;组织茶企、茶商参加历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等国内大型茶叶展会;卢氏、辰龙等公司还参加国外展会,不仅让信阳走向世界,而且让世界了解信阳。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挖掘和弘扬茶文化。通过开展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推动茶文化知识普及;通过挖掘整理茶文化,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原茶典》《信阳论茶》等书籍。2015年协助拍摄中国首部茶文化主题电影《草木之恋》,在全国公映。

促集约求规模 力争 新突破

2006年来全市以每年20-30万亩速度发展新茶园

眼下正值采茶季节,在茶王之乡浉河港,夏家冲长岭岗的茶园内,采茶工伍贵华告诉记者,利用农闲时间,就近务工采茶,按45元/斤的收入,20多天能挣2000多元。

信阳的青山绿水间,这样的茶园遍地开花。细数过往,茶产业在信阳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通过土地流转,昔日的荒山成为茶园,从2006年的65万亩发展到如今210万亩,开采面积达到145.3万亩。

“信阳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持续调结构促转型,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4月17日,在河南特色农产品茶产业论坛上,市长尚朝阳在介绍信阳茶产业发展经验时介绍说。自2006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决策部署,全市以每年20-30万亩的速度发展新茶园。

如今,全市有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7个主要产茶县区。信阳茶园面积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二位,成为我国江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基地的不断扩大,为我市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以实现茶农增收为目标,大力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提升茶园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助推信阳茶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信阳茶叶年产茶量达到5.95万吨,茶农年人均种茶收入超过5000元,茶产业已成信阳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拉链条成集聚 拓展 新领域

信阳茶叶已有绿红黑青白五类、全市茶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

这两天,记者在第25届茶文化节的不同展台前,不仅可以随时品尝到茶叶的汤汁,还能吃到茶橄榄、茶话梅,看到信阳红茶酒、茶枕等。据驼峰茶业的销售人员介绍,他们的茶食品还可以在网上购买。

茶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仅拓展了我市茶的新领域,而且彰显了茶产业在“五个信阳”建设中的后发优势。

茶产业不等同于销售茶叶。近年来,我市年产茶叶近6万吨,茶叶品种已有绿、红、黑、青、白5种。到2016年,我市绿茶产量达4.87万吨、红茶产量7740吨、其它茶类产量为2660吨,为拉长茶产业链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开发茶叶价值,提高茶利用率,我市充分开发利用夏秋茶资源,探索运用茶产品的功能成分,大力开展茶产品研发。目前,信阳毛尖茶饮料、茶糕点、信阳红茶酒、绿茶纤维内衣、茶枕、茶多酚胶囊等10多种茶产品相继投放市场。

拉长链条与产业集群相得益彰,是信阳添彩中原的精彩之笔。近几年,按照工业发展的理念,我市集合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进一步形成集聚效应;建设羊山茶产业集聚区和浉河区茶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各地茶商;通过与研究院合作,从茶叶种苗到研发制造推广新型茶叶机械,渐渐走上工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如今,全市茶农超过100万人,茶业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

兴旅游办节会 培育 新动能

全市各类茶馆300多家、前24届茶文化节期间共实现现货交易额超110亿元

茶节闻茶歌,让人怎不乐?昨天,记者在第25届茶文化节展览区采访时,不经意间听到撩人心弦的《请到信阳来》——

“……请到信阳来,村村寨寨把门开,片片毛尖迎亲人;茶的温馨,茶的诗情,滴滴在心怀……”这首歌20多年前专门为信阳茶文化节而作,信阳人的好客与热情在乐曲中能够体现,信阳的旅游和节会品质也在歌声中不断提升。

20多年来,每届茶文化节都是一个折射点,折射出不同的新动能。

“以茶促游,以游兴茶”,先后开发出涵盖观光、体验、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围绕“茶”字,在市区建设了茶之韵广场、茶文化一条街、郝堂茶人家等一批茶文化旅游项目。目前,我市茶楼、茶馆、茶社、茶店随处可见,仅各类茶馆就有300多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城市”等称号。

年年节相似,岁岁节不同。今年在羊山新区举办的茶文化节与1992年在老城区举办的第一届茶文化节相距20多年。20多年来,办节的理念、办节的水平都是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茶文化节的专业性、国际性和市场性,前24届茶文化节期间共实现现货交易金额超110亿元。目前,信阳茶文化节不仅成为添彩中原的一个标志性节会,也跻身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会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