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纪念馆
马援广场
息州谯楼
古息新貌
濮山淮水
城河荷韵
城区鸟瞰图
食品生产车间
米线生产线

她从历史的烟尘中一路起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个 “息”字贯古通今。

息国、息州、息县,遍寻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找不着第二个建县以来朝代更迭不变其名、归属屡易而不改其治的县制。因为古老,因为永恒,她毫无争议地戴上了“中华第一县”的桂冠。

历史上的息县

息县,地处中原腹地南侧,千里淮河上游,淮河穿境而过75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

息县历史悠久。春秋息国地,汉置新息县,元设息州,明改息县,一个“息”字3000年岿然不变。据《禹贡》载:“荆、河惟豫州”,息属豫州之域。商末,周文王向南发展,汝旁之国先被其化,息属汝旁之国。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分封赐土,文王三十七子羽达封为息侯,息国始建。公元前682年,楚灭息设县,成为现代行政体制之“鼻祖”。

经史学界反复论证,息县是华夏大地上首次实行“县制”,且是唯一一个“息”字三千年历代相沿、不易其名、不改其治的县,堪称“中华第一县”。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爱国爱民“三年不语”,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赖子国虽为楚灭,但臣民不降,“赖、罗、傅同宗”;新息候马援,边关平叛安民,“马革裹尸”,至今激励后人;“秦楼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犹在;“申息之师”,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尚存。

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息县。2009年,淮河岸边发现了距今3500年的商代独木舟,现陈列于信阳市博物馆,被誉为镇馆之宝。

息县古迹繁多。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与县城相望。站在峰顶,可南阅楚天,北眺中原。刘邓大军南下,将军试水,传为美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古县文化、姓氏文化、以东岳五七干校旧址为代表的干校文化、以“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厚重的文化底蕴,把息县绘就成一幅瑰丽的画卷。

滨水宜居息县

息县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着力打造滨水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息县强化规划主导,注重城市设计,按照规划先行,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全县描绘了“一条大河润两岸,一山一岛紧相挽,一龙一凤映如意,一张蓝图十二团”的壮美画卷,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

目前,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框架;建成了北城广场、息州广场、马援广场、息夫人文化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龙湖公园、息州森林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和公益设施。

全县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注重历史文化与现实人文的完美结合,推动基础建设,实施旅游开发,今年初,在香港举办的《2016年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县城排行榜》中,息县排名第28位,是河南省唯一上榜县城。

舌尖上的息县

息县地处中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无霜期长,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历来是中原地区的大粮仓,真正的“息壤宝地”。

全县国土面积1835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93万亩,肥沃的息壤养育着108万息州儿女。息县盛产水稻和小麦,淮北小麦壮,淮南稻米香,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之美誉。

全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总产量约20亿斤,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十二年连增,年均增产达1.6℅,2013年起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息县是全省最大的优质弱筋小麦种植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50;并以全市1/8的人口承载着全市1/4的粮食产量,夏粮总产量更是占全市的1/3强。

息县立足于南北双栖主粮产地、古息壤黄金主食带、淮河生态保护中枢三个“全国唯一”的资源禀赋,提出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着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

近年来,息县立足于从“田间”到“舌尖”的战略高度,把“有钱难买息县坡”的传说打造成“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传奇。目前,全县以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三大系列为主的食品产业蓄势崛起,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

息县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0家,建成投产61家,主导产业25家。今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8.8亿元,主导产业主营业收入占比52.5%,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态势良好,在省定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实现了扩容晋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