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县委书记李高岭到茶叶加工厂指导春茶生产 |
![]() |
高山茶标准化生产车间 |
![]() |
传统手工制茶 |
![]() |
茶叶质量检测 |
![]() |
手工制茶技能大赛 |
![]() |
县长周哲深入茶叶基地调研 |
![]() |
新建茶场 |
近年来,商城县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县“十三五”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双十”工程,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培育茶叶品牌,立足生态优势,围绕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出口高山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使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目前,商城县茶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业已形成,先后被农业部列为首批“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定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中国茶旅之乡”精品旅游路线,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茶产业发展“优秀县区”或“先进县区”。2016年11月1日,商城县顺利通过了出口高山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省级验收。
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有20余万亩,开采面积17.6万亩,全年干茶总产量380余万公斤,综合产值达4.6亿元, 3万余农户8万余农民从事茶产业生产。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460家,茶业专业合作社145家,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3家,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社6家;茶叶注册商标20余个,其中“其鹏”“金刚碧绿”和“金刚台”荣获“省级著名商标”称号;华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农产品出口备案,茶叶出口效益明显。
适度发展生态茶园
继续坚持“稳定面积、适度发展”的原则,2016年商城县成功实施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项目,在7个乡镇10个村新发展高标准无性系生态茶园3100亩,新建500亩茶园滴水灌溉设施一处,被省级验收专家组评为优秀工程;全年更新改造老茶园1000余亩。
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茶叶产量平稳增长。推广茶园标准化管理,指导茶农科学施肥,适时除草,精耕细作,茶叶产量较上年稳中有升;产品结构逐步调整。继续坚持春、夏、秋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春茶生产名优高档绿茶,同时开发夏秋茶叶,生产大宗红茶、炒青茶,做到应采尽采,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增加茶农收入。目前该县已建成年产30万公斤夏秋茶标准化加工厂1座,年产5万公斤大宗茶加工厂3座,1家出口茶企业加工、生产的红茶远销欧亚市场;机采效益初步显现。扶持、引导莲雾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茶叶机械化采摘,培训采茶工人,建立夏秋茶机采专业队,示范带动机采,降低了采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茶园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茶事活动精彩纷呈
信阳第24届国际茶文化节成果丰硕。本着“简洁、大方、庄重”的原则,商城县组织茗阳茶业、其鹏茶业、东南山茶业和莲雾山茶叶公司、金刚碧绿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茶企业,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布展,内容涵盖茶产业发展、旅游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商城茶产业成果,推介商城茶叶品牌。组织茶企业展示展销各种名优绿茶、红茶、茶包装和茶制品等,成交额85万元。积极参加第七届郑州茶博会。在该届茶博会上,商城县子安贡茶业有限公司、金刚台茶叶有限公司、莲雾山茶叶有限公司组成强大的参展团队,充分展示了商城县特有的高山野茶,在4天的展销期内共销售干茶1000公斤,广受茶商青睐。在去年的茶叶评比中,商城县共获得建业杯金奖1项、优秀奖7项。组织重点茶企业参加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黄山)茶业经济年会及2016年中国茶叶科技年会,前往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强化茶叶技术培训
突出培训重点。采取以会代训、现场培训和手机短信、微信平台、茶叶网站发布科技信息等方式,在苏仙石、金刚台、汪岗、伏山等乡镇举办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机械化采摘技术培训班8期,印发技术资料4000余份,培训茶农800余人次。组织县内10家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信阳农民大学茶产业高级研修班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全县茶企业的实用技术水平。创新培训形式。举办商城县“其鹏杯”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通过组织全县手工制茶技能竞赛,充分调动了全县茶农和茶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钻研手工制茶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承茶叶手工炒制技能,提升全县茶叶制作水平,提高茶叶品质。
持续加强茶叶质量安全
优化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苏仙石、金刚台、汪岗等东南部重点产茶乡镇为核心,建立虫情测报信息员队伍,设置3个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监测点,常态化监测,专人收集信息,每周向市茶办报送疫情疫病;全县设立8个信阳毛尖采摘指数采集点,及时向上级汇报全县春茶生长及上市情况,加强市场管理,维护信阳毛尖品牌价值;加强对农业化学投入品规范化管理,落实茶叶农残可追溯制度,开展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整治活动,发布“禁止在茶园中施用除草剂”的公告,引导茶农逐步改变落后的种植习惯,实行人工除草,打造生态有机茶园,确保全县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安全。认真打造出口高山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去年以来,该县围绕商城农产品走出去战略,成立了商城县出口高山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围绕组织领导、质量监测、投入品管理、质量追溯等八大体系建设,各相关部门分工协助,茶企业密切配合,全县茶农积极参与,共同推进。2016年11月1日,商城县顺利通过了高山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省级初验,今年将迎接国家级验收,为该县茶叶开辟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以茶叶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全县茶叶生产向公司规模经营发展。其鹏有机茗茶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扩建了红茶、绿茶生产车间,茶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英山华发茶业公司与莲雾山茶业公司合作,在吴河建成低档茶加工厂,与金刚台、吴河、汪桥等乡镇茶企业、茶农达成机械化采摘鲜叶协议,生产加工夏秋茶,全年实行机采生产夏秋茶20余万公斤,效益比较明显。华宇农业瞄准国际市场,根据境外市场需求,加工生产夏秋红茶,实现当年建场当年出口,率先为该县茶叶出口打开了通道。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茶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茶企业3家,全县茶叶专业合作社140多家。
茶文化旅游风生水起
商城县始终坚持茶产业与旅游业并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理念,统筹茶叶种植、加工和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一体化发展。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带动了旅游业,为拉长产业链条创造了条件。2016年,商城县“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三日游,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茶旅之乡”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其鹏茶场依托西河景区山水游,建成全县第一家生态茶种植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生态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山货经营,以及茶体验、茶休闲、茶品鉴等茶文化观光体验游,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