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保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好时节,4月16日,记者走进平桥区甘岸街道办事处繁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水稻育秧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随着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的转动,铺土、洒水、播种、覆土,一盘盘播种好的塑料水稻育秧盘从流水线上一气呵成。工人们有的忙着给播种机添“营养土”和稻种,有的忙着将刚下线的塑料水稻育秧盘搬运摆放到育秧大棚内。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固有印象,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已从新时代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悄然远去。人们直观可见的是,在广袤的田野里,牛耕马犁渐被取代,农业机械大显身手,现代农业技术广为应用,科技创新给农业带来的显著进步,大大提升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驱动农业发力迈向高端。

“机械代替人力,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繁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凡高告诉记者,合作社现在育秧都是机械化的,省时、省力、省工。在育秧前10天左右,提前选用疏松肥沃、质地好的菜园土或熟化较好的旱田耕层土壤,选择晴好天气晾晒、粉碎、过筛,存放于防潮处,以便调拌成营养土,到育秧时,将稻种用清水浸泡两天两夜,然后进行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这不,20个育秧大棚轮番集中育秧,不仅满足自家1800亩农田的育秧,还为周边缺劳力、缺技术、没有育秧意愿的农户代育水稻秧苗,提供“定制”服务。

“多种粮,更要种好粮。”这是曾凡高最大的心愿。近年来,繁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绿色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品牌营销的方式,运用工厂化育秧、绿色防控、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技术,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曾凡高的带领下,合作社农户科学种田,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一年比一年强,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依托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田地焕发新活力,装满农民的‘钱袋子’。”站在育秧大棚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谈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曾凡高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告诉记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调”,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在总体稳定种粮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这样就不减种粮面积,又能增加收益。其次是“降”,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机械化、科学化生产;降低农药残留,加大物理防治办法,安装灭虫灯、防虫网等,开展绿色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最后是“融”,搞好一二三产融合互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无土栽培智能蔬菜大棚,以高科技农业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优质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把产业做大做强。”说起合作社今后发展,曾凡高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