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周玉忠)眼下正是信阳毛尖采摘季节,位于鸡公山管理区大山深处的龙华山茶叶合作社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理事长胡永功告诉记者,以前,来茶山的道路崎岖难行。如今,自鸡公山旅游公路修到了咱们家门口,客户上山方便多了。仅这一项,就节约成本几万元。

据鸡公山管理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全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积极促进茶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助力全域旅游新提升。目前,该区现有茶园面积9614亩,茶产业从业人数为3448人,全手工炒制作坊165个,百亩规模以上的茶企8个,已注册的商标有高峰寺、龙华寺、灵山毫、神仙茶4个品牌的红、绿两大茶系。

主打旅游牌,深入挖掘演绎茶文化。以鸡公山旅游为依托,结合旅游产业优势,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实现茶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全区现存的千年古茶树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并列入重点保护景观,结合唐朝贡茶的主产地“大、中、小”茶沟和对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推出了一批融茶文化、民俗文化、禅文化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千年古茶溪、龙华寺、龙袍山万亩生态茶叶观光采择园已初具规模。同时,结合“一园十三景”项目建设,完善路网规划、水利、通信等配套设施,打通了105公里内部旅游环线西部通道,将各茶园与波尔登森林公园、平汉铁路博物馆、桃花寨景区和鸡公山游客集散中心、锦中巷商业街、彭家沟农家乐连成一线,着力构建“吃、住、行、娱、购、游”于一体的新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拉长了游客的旅游时间,延长提升茶产业链和价值链。

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大户典型带动作用。树立“龙头带动、共赢致富”的理念,按照扶优扶强原则,重点培育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现代型、科技型茶业龙头企业。以原有规模的茶园为基础,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采取股份合作、公司+农户等运作方式,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辐射带动力。龙华山茶场是其成功范例。目前该公司茶厂面积达11200余亩,茶叶观光示范园30亩,游客采摘茶叶园30亩,建成了集食宿、茶叶炒制、品茗于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一处,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辐射带动贫困茶农270户,推动全区新建规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处。

革新产业技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高规格建设茶园示范基地和标准的生产厂房,从选地、选苗、栽植、施肥、施药、田间管理及精加工各个环节,都用科学方法进行示范。加大茶叶技术培训力度,让茶园建设业主和茶农从示范基地学技术,规划种植。在不断革新茶叶采择、炒制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更新机械设备,降低采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016年,全区茶叶产量达到16.9万斤,同比增长10%,茶园亩均增收800余元,茶叶产值达到2243.2万元。

塑造品牌形象,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借助信阳毛尖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发挥鸡公山特色品牌效应,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以招商、文化宣传、体育赛事等活动为载体,开拓品牌市场,提高唐贡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目前龙华寺牌茶叶已3次荣获信阳茶文化节名优茶叶评比大奖,高峰寺牌茶叶已稳占湖北省茶叶市场半壁江山,以“神仙茶”为代表的野茶已远销7个省市且供不应求,该茶叶产品随着鸡公山旅游的深入开发而飘香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