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群众在贤山公墓门前领取鲜花。曹新俊 孙浩然 摄

本报讯(记者 曹新俊 孙浩然)又是一年清明时。祭祀祖先,追忆先人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3月28日,记者在贤山公墓、红山公墓等地走访时发现,今年清明前夕,在“文明祭扫、生态殡葬”等理念的倡导下,“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等文明祭祀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您好,这位先生,现在我市倡导文明祭祀,只要您拿出一部分纸钱,就可以在这里免费领取一束菊花。”3月28日,在贤山公墓门前,70岁高龄的志愿者王艳莉不停地向扫墓民众宣传文明祭祀。

“这些志愿者来自市公益志愿者协会,他们和贤山公墓工作人员一起,向前来扫墓的群众宣传文明祭祀新风尚。”贤山公墓负责人冯志强介绍,贤山公墓推出的这个祭祀新风尚的主题是“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扫墓群众可以用纸钱免费换取菊花、丝带。志愿服务点设置几天来,已有300多位群众选择了用纸钱换鲜花、丝带,且接受人数正在一天天增加。除此之外,贤山公墓的工作人员还向前来祭祀的群众宣传“禁放令”,群众十分支持,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现象发生。

在红山公墓,记者碰到市民张卫国时,他和家人手里没有拿纸钱,而是拿着几束菊花。“现在祭祀都讲究文明了,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张卫国说,“扫墓烧纸钱、放烟花爆竹在外人看来更显得‘实诚’,其实也未必。事实上,我觉得鲜花祭祀更有意义,不仅可以减少烧纸、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保护信阳的青山绿水。”他告诉记者,以后每年扫墓,他和家人都会选择鲜花祭祀。

“现在市民逐步开始文明祭祀,这与我市近年来的大力倡导分不开。”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田三群告诉记者,我市充分利用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比较集中、社会影响面大的特点,连续开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公益宣传,在醒目位置张贴“清明祭祀活动公告”,在人群较为集中场所发放宣传单,在红山公墓和贤山公墓滚动播放宣传文明低碳祭扫理念。各公墓在扫墓期间采取“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活动,倡导群众文明祭扫,同时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加大殡改宣传,引导群众开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如鲜花祭祀、网上祭祀、骨灰树葬等文明、环保方式,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祀陋习,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凸显“文明祭扫、生态殡葬”的清明工作主题,市民政局引入志愿团队协助管理,在节假日等祭扫高峰时段每天安排50人在各处值守,帮助疏散交通、引导人群、安全管理、供水、清洁、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轮椅服务等,各项人性化服务获得了祭扫群众的交口称赞,志愿者服务也成为我市今年清明祭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