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察看计生档案资料
义诊服务活动场景

本报记者 陈世军 马保群 文/图

伴随着春天的讯息,我市计生战线传来喜报,罗山县继2005年在全市率先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后,再次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2016年以来,罗山县坚持以“重走长征路、争创新国优”为主题,以贯彻落实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核心,以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积极构建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

强化支撑夯基础

罗山县党政领导清晰地认识到,要让“优质服务”真正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主旋律,各级党委政府就要起到核心领导作用。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该县成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严格坚持计划生育“三个不变”政策,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保障着手,不断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投入,打牢计生基础,全力开展攻坚战。

在罗山县,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通报问题、研究对策,常抓常议,把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位置,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计生工作,现场解决问题;分管领导定期到县人口计生委现场办公,坐镇指挥,千方百计为计生工作创造条件;全县各级党政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罗山县建立了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计生事业经费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到位。2016年,按照县级人均24.7元、乡级人均15.2元的标准,将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年预算投入3067万元,其中县本级1907万元,乡级1160万元。前三季度投入2707.23万元,其中县级1777.23万元,乡级930万元,并为创建工作拨出专项经费600万元。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在政策宣传、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普惠政策与计生家庭衔接、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齐抓共管,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了多位一体、优势互补、各负其责、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良好局面和齐心协力搞好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规范管理重实效

优化服务迎新政。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罗山县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深化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宣传,加强计生队伍政策培训,简化有关办事程序,全面取消一、二孩《生育证》,推行网上办理,积极为生育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生育服务,并对三孩生育证限时审批,全县全年共受理二孩生育登记服务3357例,审批发放三孩生育证11例。

利益导向惠民生。全面落实国家法定和省、市制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2016年,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962人、县级配套资金28.5万元,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506.88万元,为6297名农村政策内双女绝育户每人每年购买100元养老保险,为10230名独生子女缴纳新农合参合费122.76万元,为全县199名49周岁以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对象每人发放抚慰金1万元;对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在县内就医时取消起付线,并提高报销比例;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假、住院护理假等奖励假制度。

深化自治移重心。罗山县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要求,狠抓统筹协调、示范引领、规范指导,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和诚信计生,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13年,罗山县被评为河南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先进县。目前,全县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达到100个、合格村达到18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4.7%。

优质服务暖人心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罗山县坚持把创新作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不竭动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口计生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处罚向利导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工作中,人口计生干部把群众当亲人,贴心的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创新生育服务。该县建立了生育登记、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预防接种等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模式,将原来分开办理的多种手续统一归并为《生育关爱卡》“一卡通”,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生育服务。2016年,全县管理孕产妇4095人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7.5%;新生儿预防接种4931人次;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4823对,覆盖率为91%。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该县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作为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服务促管理,以创新促服务。加强卫生计生、工商质监、公安、社保、教育等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河南省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强化监管服务功能;先后与省内外16个城市签订了双向管理协议书,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流入人口实行与常住人口同投入、同管理、同服务。全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97.3%。

创新生殖健康服务。该县整合资源、借助外力、延伸触角,创新服务途径,使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面更广、受惠群众更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下乡开展服务;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履行卫生计生部门行业扶贫职责;结合各级医疗部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深入乡村开展送健康服务。2016年,开展义诊和送健康下乡活动46场次,惠及群众7万余人。

创新养老服务。作为信阳市“医养结合”试点县,罗山县采取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和民政部门协作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新模式。投资1000万元,建成以“医养结合”为主要功能的福海医院;投资1.5亿元,建设县中医院高标准“医养结合”联合体;投资1.2亿元,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待两个大型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在全县全面开启“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新模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罗山县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抓基层强基础,抓改革破难题,抓后进促平衡,抓服务创特色,努力开创罗山县人口计生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