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人们平时熟悉的是电视荧屏上播报天气预报的“气象小姐”“气象先生”,但站在他们身后有着成千上万的气象专家和气象预报员。他们常年奔波在田野,坚守在观测点,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数据,为便利人们生活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识云观天”。
气象预报数十载 总记失误不记功
22日夜间,天津下起小雨,气温随之下降。23日7时20分,家住天津市南开区的郭女士像往常一样,准时收到天气预报信息短信:天津市今天上午雨渐停,下午到夜间阴转小雨,微风,11到5摄氏度。
“前一段时间气温回升很快,街上女孩子都穿起裙子了,我就准备把冬天的衣服收起来,看天气预报说最近要降温才没弄,没想到今天真的要穿厚衣服了。”郭女士说。
看似简单的一条天气预报,背后却凝结着气象科学飞速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天气预报专家长年累月积累的丰富经验学识。
天津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易笑园说,每天短短几句话的天气预报,是卫星、雷达、超级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观测和运算的成果,也需要预报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对数值预报进行科学修正,最终呈现出尽可能精确的预报成果。
每一次预报,都是一次考试。易笑园表示,预报员会有判断错误的时候,这就需要总结。“预报准确的情况我们总是记不住,但是错误预报每次都记得特别清楚,我发了近二十篇科研论文,基本上都是对错误预报的总结。”
气象预报费心,有时还需要高强度的劳动。
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服务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它是国内为数不多从事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气象站。
52岁的王淑娟是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老气象观测员,她中专毕业到郑州基本气象站从事高空气象观测工作,至今有34年了,她经历了气象观测的智能化过程。“以前高空观测全是手工操作,气球带着探空仪升空后,一个人要坐在铁皮探空雷达车里,手动遥控雷达车保证天线时刻对着气球接收信号,对不准就没信号,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冻得手脚冰凉,有时一坐就是80多分钟。”王淑娟说。
“做气象观测凭的就是‘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做到这六个字很不容易。”她说。
吃苦受累终不悔 农民需求是方向
与在大城市工作的气象工作者相比,农业气象工作者更辛苦,也更得接地气。
3月20日是吉林省气象部门每年开始进行土壤墒情等监测工作的日子。在伊通满族自治县的马鞍镇,伊通县气象台台长张静和两位土壤监测员顶着大风,拎着土钻,在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附近的田地里随机选了两个取土点进行样土提取。
16厘米以下是冻土层,监测员需要用力下压和旋转土钻才能将冰冻的土壤取出,冻土很硬,张静不时地提醒监测员刘通小心铁铲别划到手。取回的样土经过称重、烘干、再称重等过程计算出土壤湿度,张静和同事们依此为春播提供建议。
张静说,我们平均5天就要实地提取一次样土,一直持续到5月末春播结束。
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好,就得为农民提供适用的气象服务。安徽省凤阳县气象局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袁学所牵头创造的“气象早餐”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内容包括本地今明两天及未来一周的天气、全国天气摘要、对农业生产提示等,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发给广大农民。
“当前,各地农业规模经营者不断涌现,他们需要更多更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袁学所表示,“我们要把农业气候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
天气变化永牵挂 观云测雨夜难眠
预报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气象预报的评价,这也是众多气象工作者自我加压的理由。
在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启树看来,自己工作的全部乐趣和烦恼都来自“预测是否成真”。“当我报了有雨,如果一直没下雨,我就吃不好、睡不香,还盼下雨;但报准了,即使自己被雨淋也很开心。”
湖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红武也有同感。日复一日,她与各类气象数据为伴。“最后的预报可能就是一句话,但是这几个字背后就是海量的数据,反复地分析,电脑为辅助,最重要的还是人脑,依靠经验和知识。”她说。
遇到恶劣天气,值班的预报员基本上天天熬通宵,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天气变化,到了主汛期,她和同事们曾通宵达旦干了三四天。进行数据分析,紧张又繁重,让她常常感到各种数据已经装不进去脑袋里,只好站起来,在电脑前走一走,揉一揉脑袋,马上又继续工作。“加班、熬夜、疲倦,其实我们都不怕,我就担心数据太多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影响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今年2月份,一场阴雨天气过程后,各种气象数据资料都显示接下来会是晴天无雾,刘红武依据各种要素变化,做出了晴天无雾的预报。“结果第二天一早大雾,我那几天都非常郁闷。”
(记者:翟永冠、毛振华、薛钦峰、孙清清、姜刚、刘旸、周楠)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