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昆

甘岸镇,孔庄村——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里,一个惠及沿淮儿女的大型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出山店水库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对生于斯、长于斯,相伴淮河一生的老人们来说,“出山店水库”这5个字,既收藏着淮河的旖旎与蜕变,也承载着历史的脚步与变迁;既伴随着故乡的炊烟与明月,也寄托着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工程开工这一天,来得晚了些。等待这一天,他们整整盼了一个甲子。

移民冯合营:修水库是前人栽树,后人歇阴

昨日上午,笔者在孔庄移民新城热闹非凡的集市上看到,一位大爷信步游走在各个摊位前,一边跟熟络的乡邻寒暄,一边留意着自己要买的东西。谈起出山店水库的建设,老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修水库是前人栽树,后人歇阴。”

“我原来住在北坝头那儿,家里有7间房和一个大院,田也有点,主要种些稻子、花生和芝麻,生活还不错。前些年村干部来我家说要修水库,还给我讲国家的补偿政策。修水库是个好事,没啥说的,我们组的48户村民登记完没几个月就集体搬出来了,舍小家为大家嘛!”冯合营大爷在经常光顾的豆腐摊上买了点千张,继续说道,“国家那时候有个补偿政策叫‘人五田五’,按照这个政策,我家得了13万多(元)的补偿,自己又添了1万多(元),在新安置点要了套160平方米的房子。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想看看水库建成是啥样。”

移民吴贵银:虽然舍不得,也得和父母一起搬家

在土坝后一户没有搬迁的人家里,村民吴贵银和老伴在院中吃着午饭,二人正商量着如何为埋葬在房后的父母迁坟。

“政府给我们村划分了一块公共墓地,那地方还行,但我们想找个更好的。”吴贵银一边说,一边赶紧扒拉了几口饭,“我相中了一块地,下午还得去跟人家商量商量价格。要不是迁坟得挑个好日子,我们也早搬走了。这不快到清明节了,这事得抓紧了,要不既对不起父母,也耽误了修水库。”

说起新安置点的建设,吴贵银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我有发言权,当时要建房时,村干部让每个村民组选个代表去村里商量在哪建安置点,我就是我们小胡组的代表。去了后,村里还拿出上海一个设计院的6套设计图,让我们投票选户型。户型选出来以后,一些代表回家给组里的人一说,还有一部分村民不满意,结果又到村部嚷嚷着让修改。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次,讨论了好几回,最后这个结果我还挺满意。等把父母的大事办了,我们也该搬走了。虽然舍不得,也得和父母一起搬家。”

移民陈广军: 我都以为水库修不成了呢

春日暖阳下,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坐落在张湾村村北的小山坡上,山坡上的小区内,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直接通往每户村民的新家。小区配套供电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值守工地的陈广军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张湾村安置点位置好啵?房子还漂亮,等水库建成了,我们这儿三面环水,发展那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有几个眼光远的老板在我们这安置区周围投资项目了。”陈大爷喜滋滋地说。

“真是想都不敢想……”今年70多岁的陈大爷一边点烟一边皱起眉头回忆道,“我十来岁时,就听大人讲,要修大水库咧!当时应该是1950年,十里八村的人一见面就提这事儿,个个都欢喜得很。后来慢慢没动静了。不知不觉又过了些年,好像是1960年吧,水库第一次开工兴建,因自然灾害,被迫停工了。这一晃,十来年又过去了,大概是1971年吧,又说要修,很热火了一阵子,后来又没动静了。我都以为修不成了……直到前些年,乡里又到处宣传说要建水库,我都不相信了,谁知道这次是搞真的了。这不,安置房说建就建起来了。”陈大爷说着,指向自己远处的新家,流露出60多年美梦成真的喜悦。